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家长在照顾宝宝时,习惯以成人的口味来调配宝宝的饮食,殊不知,吃的过咸对宝宝是有危害的。因为婴儿的肾脏功能发育还不健全,过早地添加盐会增加肾脏负担。婴儿的味觉正处于发育过程中,对外来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容易造成婴儿挑食或厌食。所以,一般医生都会建议宝宝一岁内不宜添加食盐。
但是,大家也不必谈“钠”色变,毕竟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无机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资料显示,每日“安全和适宜的摄入量”为0~0.5岁的婴儿200~500毫克,0.5个月至1岁为500~650毫克,1岁至4岁为650~900毫克,4岁至7岁为900~1000毫克。只要宝宝的饮食含钠量在这些范围内,是有益健康的。
中国营养学会对6个月以内的婴儿钠的推荐量是200毫克,通常从母乳或配方奶里就能获得。所以,建议1岁以内的婴儿食品不要再额外加盐,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再额外加盐则可能对宝宝有害。
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饮食以清淡为主。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
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
适合宝宝的低盐食品包括:水果、蔬菜、沙拉、瘦肉、禽类和鱼、蛋、豆类、奶等。不过罐装蔬菜往往会放盐,所以需要特别留意。如果生产过程中没有加盐,大米和干面条的盐含量也很低。要养成看食品包装上的营养说明的习惯,这样你会很快知道什么是最适合给宝宝买的食物。
一般而言,蛋白质食物中的钠含量比蔬菜和谷物中的多,例如牛奶中含有钠、钾、钙、磷等矿物质,尤其钠含量是母乳的4倍。所以一般天然的乳制品中也会含有少量的天然钠,如金奇仕乳钙胶囊,提取自天然牛乳,所以也会含有微量钠元素,这些是正常的,可放心给宝宝食用。
金奇仕提醒家长,味精、酱油、虾米等含钠极高,但由于风味和营养,小儿可限量进食。父母给小儿的膳食调味品,应做到“四少一多”的原则,即少糖、少盐、少酱油、少味精、多醋。同时,还应该尽量避免上述提及的咸、腌食品、食用罐头和含钠高的加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