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辅食营养补充品通用标准》将“辅食营养补充品”定义为“用于在6月~36月龄
婴幼儿辅食中添加的含高密度多种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品,其中含或不含食物基质和其他辅料。”
婴幼儿营养不良是我国当前比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由于生长发育迅速的特点和存在特殊喂养问题,婴幼儿容易发生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问题,可导致微量营养素缺乏病。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发现,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以及钙缺乏等是婴幼儿最常见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病;同时,城乡婴幼儿在蛋白质、维生素B2、维生素A、铁、钙的摄入量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荫士安指出,我国0~6个月的婴儿母乳喂养率目前能到达70%以上,6个月以上婴儿开始摄入辅食,但我国城乡婴儿辅食添加的时机与质量还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我国婴幼儿辅食添加方面存在城市婴儿过早导入多种辅食,而农村儿童通常过迟导入辅食以及添加辅食的质量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在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上,农村要迟于城市半个月到一个月,西部农村地区开始添加辅食的时间还要晚些。荫士安表示,应关注0~5岁儿童的蛋白质和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