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出口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创汇产业,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国外各种政策法规的实施,对我国的玩具出口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将于7月20日实施的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这部被称为最苛刻的玩具法规提出了一些范围和概念的澄清、更加严格的安全要求、警告标识和生产者责任、产品认证程序和成员国市场监督等内容。
在欧盟的玩具市场上,中国生产的玩具在数量上占有绝对的优势,因为欧盟是中国玩具第二大输出地。而在这一新法规发布之前,我国国内的玩具生产商已经开始普遍地认为出口欧盟的玩具贸易价格高、要求也高。
这些高要求来源于欧盟非常严格和详细的安全要求和合格评定的程序,更多的则集中体现在欧盟制定的玩具安全指令中。而新指令的实施无疑使这些要求更进一步的提高。因为新的玩具指令对玩具、制造商、进口商都进行了更细致的定义和职责的限定,将具体条款增加到了57个,其对玩具安全要求的修订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而标准细化的背后则是对玩具企业提出的更高的质量要求,这势必将大大增加出口玩具企业检测和原材料采购成本。
而面对欧盟玩具新规为玩具企业带来的威胁,我国玩具企业应主要在玩具安全上下大力气来破除新规的影响。
在欧盟的玩具新规中,对玩具的化学品安全提出了严格的标准,也是整个欧盟玩具新规中同以往最主要变化之处:迁移元素限制种类大幅增加,由8种增加为19种,首次禁止玩具中使用66种guomi性香味剂,其中55种禁用,11种含量超过0.01%时需标识。
而化学品安全属于材料安全,不同的玩具产品使用的材料不同,控制的方法也不相同。玩具企业应该了解自己产品使用材料的性质,哪些材料要进行哪方面的检测控制,哪些材料要进行注册,都应该与供应商明确协议要求,保存可追溯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