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部门介绍,中国婴童用品国内自主品牌不足三成的占有率,说明我国在婴童用品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面对此问题,应把握住关键,抓住重点,努力提升中国婴童用品在市场的影响力。
所谓婴童产业,是指以0~12岁婴幼儿及产妇、孕妇为主体需求及导向的产业。其产品和服务涵盖了孕婴童食品、哺育用品、洗护用品、婴童玩具、孕婴童服装、车床(出行)、早教、母婴服务八大类。 婴童产业也因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被称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
2010年3月,杭州婴童行业协会会长谢宏在“第六届国际妇幼婴童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表示,2012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的婴童消费市场。首先,中国的“80后”和“90后”将步入结婚生子阶段,这一情形将持续到2025年;其次是中国GDP持续高增长,带动整体消费增长;第三则是得益于中国经济转型,拉动内需一定是婴童优先;最后则是亲子文化在中国的推广。
来自杭州市婴童行业协会的一份调查显示,每个家庭每年至少在一名婴童身上花费5000元人民币,仅中国国内的奶粉销售量就高达500亿元人民币。另外,不少消费者购买高档婴童礼品馈赠亲友,婴童礼品市场也在不断壮大。
如此庞大的市场,国内企业又能分到几块“蛋糕”?在2010年9月举行的“2010中国高端婴童产业全球峰会”上,I-BABY董事长王耀民指出,国际婴童品牌不断蚕食中国的婴童品牌市场份额,本土品牌在国内市场居然占不到30%。
总体来看,我国婴童产业的发展尚处于开始阶段,市场并不成熟。行业监管不到位、生产集中程度低、产品研发能力弱、品质良莠不齐、知名品牌少、企业诚信缺乏等发展瓶颈,阻碍了行业的良性发展。
此外,我国婴童用品产业还存在发展结构不平衡的问题。据了解,美国的婴童产品消费结构中,玩具大致占50%,饮食占30%,用品和服装各占10%。而在中国,玩具消费只占总支出的5%,饮食占50%以上。
中国婴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做好婴童用品关键是靠良心,要用心去做才行。没了良心,只追求利益的话,只会在一次打击消费者对国有品牌的信心,整个婴童用品的行业也就失去了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