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至今,随着孕婴童门店的迅速兴起与扩展,中国孕婴童行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孕婴童行业发展带动了服务于行业的孕婴童展会的发展,国内兴起了,兴起了举办孕婴童展会的热潮。
国内先后涌现了全国性的展会,例如北京.京正婴童展、上海CEME婴童展、杭州国际妇幼婴童用品展会;以及区域性的展会,例如在南京、长沙、武汉、西安、昆明、合肥等城市开展的区域性展会;展会从前期的一线城市发展到现在的二线城市,从沿海城市发展到内陆城市;当前国内形成一定规模的孕婴童展会已有几十家之多。这与孕婴童行业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孕婴童渠道刚刚兴起与迅猛发展也就几年的时间,很多食品、用品、服装、玩具等最初涉足与孕婴童渠道都是将其作为一个“特殊销售渠道”来对待的,这就决定了,这个渠道销售的产品多为市场细分产品,产业规模整体不大,产品的品牌效应还不足以实现渠道自选。
另外孕婴童渠道客户(孕婴童门店)的群聚式发展,使得这个行业显示出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口碑效应与“圈子”特点,渠道在产品选择上非常注重产品的功能性、独特性以及同行朋友的推介;他们希望参与各式各样的展会,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挑选称意的产品。
这就为不同形式的孕婴童展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但是对于孕婴童行业的生产企业而言,孕婴童展会是一个让他们又爱又恨的的行业展会,参加这样的展会,无形中可以帮助他们提升行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但是高昂的布展费用与人力投入又成为很多企业的经营负担,很多企业投入产出明显不成正比。
行业展会,让很多孕婴童企业陷入困局。
首先是,展商主办方“绑架”企业。你比如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北京.京正婴童展、上海CEME婴童展,布展费用高昂,动辄就是几十万、上百万的投入(包括场地租赁、展厅装修布置、客户接待等);但是如果不参加,婴童渠道的客户在这样的全国行业展会上没有见到的品牌,就认为这些品牌实力不足,影响力不够。
其次是,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对于很多企业而言,投入了高额的布展费用,但是签订数量有限,很多企业在展会后开展的“活动总结大会”都会以“提升了品牌在行业的知名度”的虚名来敷衍了事、自欺欺人;因为“提升了品牌在行业知名度”的后的企业,后期招商与产品销售额并未得到应有的发展与提升。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展会不具备参加的价值,而是企业管理者与服务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们需要思考几个问题:
1. 为什么“有人气无签单”(因为毕竟根据行业统计数据,参加展会的婴童渠道的买家是逐年增加的;参加展会的人很多,但是在展会上现场签约的客户却很少);
2. 为什么展馆搭建漂亮却不留人(展位布展漂亮,却没有买家停留下了洽谈合作);
3. 为什么客流量大,而进馆率低(展馆前,买家客户人来人往,却很少有客户进馆参观、洽谈合作);
带着上述问题,我们从一个门店的经营角度来思考一个展馆的布展之道;因为对于在展会上布展的企业而言,就如在一个区域参与同业竞争的门店是一样的,只不过展会上企业之间的展馆竞争更加激励!
在门店销售额提升方面有一个公式:
营业额=客流量×进店率×深度接触率×成交率×客单价×续销额
我们如果将行业展会作为一个市场,将展馆作为市场中的门店,你的展馆签约额如何在展会众多的展馆中脱颖而出呢?
我们发现,客流量是固定了,是由展会方的邀约与推广有关系,不是企业能够解决的,续销额是会后要做的工作,我们能够决定的就是“进馆率、深度接触率、成交率与客单价”4个方面。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如何让我们的展馆在眼花缭乱的众多花样展馆中脱颖而出,我们的展馆活动如何吸引消费者进馆参观,我们的活动内容如何
能够引起买家的注意并参与到企业的互动交流中来,是保证成交与成交额的关键所在。
笔者通过多年的展会参观与布展实践发现,“主题与互动”是提升展馆活力的关键所在。
确定展馆的布展“主题”,无论是布展、宣传还是活动设计,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推进,就可以保证展馆给与会者形成必要的视觉冲击与内容冲击,吸引买家进馆参观与洽谈。
我们发现,在展会上,各家展馆搭建的都很漂亮,但是多数展馆有两大缺陷,一是,没有能够与其它展馆形成差异化,陷入“同质化”竞争,买家从展馆经过或者进入并未形成印象记忆;而是,展馆搭建缺乏内容,布展虽然宏大、奢华、高贵,但是与想推介的产品与品牌没有任何关联度,参观者有印象,仅仅是对展馆的印象,缺乏对品牌与产品的认知印象。
出现上述问题的关键就是,展馆的搭建与布展缺乏一个统一与突出的“主题”。
我们回忆一下,我们参加过了历次展会,让我们形成记忆的总是那些“展馆特色”明显的一些企业。那么,我们又将如何如何构建展馆的“主题”?
首先,我们要学会让我们的展馆有“内容”,即展馆突出的展示了企业特色,譬如,你的产品安全可追溯,你就通过现场利用网络向顾客展示贵公司产品从原料采集、生产、检测到售卖控制每一个环节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
让展馆的内容与客户息息相关,譬如,你针对此次活动涉及了一项公益活动,你说我签约一家客户,将定额金额的50%捐献给地震灾区,这项活动虽然挺好,但是受益者不是“买家”,那么他们就没有切身的感受与触动,就形不成认知。
如果你将针对捐献灾区的公益活动调整成为免费的“公共营养师认证”培训,这项公益活动就很有吸引力,因为你的买家可从中提升自身及门店店长甚至店员的专业素养,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帮助。
让展馆的内容与同业竞争者形成差异。我们发现,前两年,孕婴童产品生产企业为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展馆搭建上多强调“CCTV合作伙伴”与“进口”、“外资背景”血统,刚开始,这些宣传是有效的,因为市场上、展会上就你一家或者几家在做类似的宣传,现在多数企业都在做着类似的宣传,那么这项动作就失去了其应哟作用,这就是“展馆的内容未能与同业竞争者形成必要的差异”。
主题明确可以保证“进馆率”,但是要实现品牌与买家的“深度接触率”仅靠进馆率就不行了,我们需要将我们与买家的沟通过程通过一些“互动”环节环节的设置,强化我们与买家的深度交流与沟通。
在这里,我们设计一些有关加深企业产品印象的调研问卷,一些增强企业实力与优势认知的激励互动,乃至一些简单的有关企业产品功能的有奖问答,都将有助于实现品牌与买家的“深度接触率”。
这不是笔者的独创,更不是没有依据的凭空想象,这一理念来与《正能量》中对“小改变带来巨大影响”的实验描述。
我想下面摘自《正能量》中一段帮你提升“正能量”的内容(《小改变带来巨大的影响》),一定可以使你有效的将其“影响力”原理利用到你的展馆互动环节中去。
笔者曾经将这一原理通过“有奖问卷”的形式,在各种会议营销中进行广泛实施,并屡试不爽的提升了会议营销的签约率。
同时也将这一原理延伸至会展营销,并通过互动环节的设置,逐步的提升了买家对品牌的了解与认知,直至成交。
由此可见,主题、互动,可以让你的展馆增加必要的活力,并最总实现企业参加展会的销售签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