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国务院食安办主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发布会。
毕井泉强调,食药总局启动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工作是针对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食品和状况采取的特殊监管措施。
“重点是整治品牌和配方过多,标签不当标注和广告不当宣传的问题。婴幼儿配方乳粉功能声称必须要经过科学实验的证实,禁止明示或者暗示诸如益智、增强myil等虚假宣传”。
毕井泉表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的安全问题始终是食品监管的重中之重,从源头、生产、出厂到销售实行全过程的严格监管。
据介绍,2016年婴幼儿配方乳粉共抽检2532批次,检出不合格的样品32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安全风险的不合格样品有22个批次,仅占0.9%。
其余均为不符合包装制、包装标签明示值,但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不合格样品。“检出问题的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所以这些婴幼儿配方乳粉大型生产企业基本上没有检出不合格的样品。”毕井泉说。
在回提问时,毕井泉还详细地指出下一步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方向。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源头严控。“我们鼓励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企业自建奶源基地,不能自建奶源基地的要有稳定而且定期审核的原料供应渠道。落实原辅料进厂批批检验的责任,从源头上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毕井泉说。
二是过程严管。毕井泉解释,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要严格生产环境、设备运行状态和设备运行过程的管理,同时要对出厂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要进行全项目的批批检验,并建立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追溯体系和产品跟踪评价规范。
他指出,从2014年到现在,食药总局开展了60次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并向社会公开检查结果,对发现的缺陷要求企业限期整改。
三是产品严检。除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对出厂产品进行全项目批批检验,食药监局等监管部门也开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专项监督抽样检验,坚持“月月抽检、月月公开”,实现生产企业和检验项目两个全覆盖。
四是违法严惩。“对监督抽检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及其企业,监管部门立即采取措施下架召回、停产整改,严肃查处婴幼儿配方乳粉假冒品牌的违法犯罪行为。”毕井泉认为,从总体来看,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是在稳步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