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澳优能力多的经销商大会上,燕玲受邀主持对话“选品:火眼金睛的买手制”,为参加会议的300多位连锁店老板提供一些新政后时代的奶粉选品策略。
参与对话的嘉宾共有五人,分别是:
澳优乳业中国区总裁、能力多董事长赵力(行业传奇人物,燕玲曾经的战友,曾带团队亲手打造了合生元的品牌神话)
辣妈学堂创始人贾芳(85,90后妈妈的代表)
妈妈网副总宋喵(已积极响应国家二胎政策的80后妈妈代表)
山东乳健食品公司总经理赵琦(经销商代表)
浙江嘉兴好育儿总经理钱雪东(零售商代表)
注:以下文字为本次对话的亮点集锦,并非对话实录。
从“百度”到“知乎”的消费进阶
燕玲:各位应该都是爸爸妈妈,如果你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一款奶粉,哪些因素会影响你?而你最看中什么?
宋喵:过去,我比较看中口碑、品牌。现在,我有了二宝,因为已经经历过,不再像生大宝那么紧张,只敢买某一品牌奶粉,所以现在是各种奶粉都试一下。性价比是我考虑的重要因素。
燕玲:现在流行一个说法,个孩子照书养,第二个孩子照猪养。奶粉价格回归理性,应该是二胎政策后的一个消费趋势。
贾芳:我们会因为广告或朋友的推荐,关注某个品牌的奶粉,但还会通过各种网络工具进行查证,消化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购买并分享。我们有自己的主张,我们不会用“百度”,但会看“知乎”。知乎上有一个帖子《一位85后奶爸的选择》,里面对奶粉的营养成分,生产工艺,从宝宝发育的角度,产地资源的角度等等作了非常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并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阐述,现在点击率已经到达几百万了。
燕玲:在我办信息技术公司时,有很多这样的理工男。这是典型的互联网理工男的思维逻辑方式,他们每天都是在这种思维下工作,在为自己的个宝宝选择奶粉这样重大的事件上,自然会启用他们认为最正确的逻辑推理方式。
而这群理工男组成的家庭正是一线城市婴童渠道的消费主力。这群人会是典型的猫头鹰型消费者,有自己的消费逻辑,受外界影响小,消费决策过程很长,需要对每一个细节有充分的了解,并对每一种可能性做充分分析后,才会有自己认为的最佳解决方案。而这个方案一旦形成,很难受外界影响。
新品牌常见的“成长陷阱”
赵力:消费者在门店购买一个新品牌奶粉的过程,我可以用企鹅定律来描述。大家都看过一群企鹅站在冰块上,面对海水的情景吧。最开始,没有企鹅愿意跳下去,于是大家挤来挤去,突然有一个被挤下去了——就好比,一个消费者走到门店,被店员或老板娘的一通劝说,一冲动,就买了一个新品牌奶粉——然后,有几个企鹅跟着掉了下去,这时就要有广告跟进,形成趋势,这样才会有大群的企鹅接二连三的跳下去。
新品牌奶粉也一样,开始通过终端驱动,通常销量会达到1-2亿,然而,这也到了一个瓶颈。由于没有广告跟进,回头率很低,只能依赖各种促销诱发冲动型消费,销量上升乏力。
奶粉“价格偏见”时代必将落幕
燕玲:从08年奶粉事件后,奶粉的品类已经产生裂变,它不再是一个快消品。因为,消费者对奶粉品质的敏感已经远远超过价格敏感。在消费心理学上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消费者无法直观的对某一个商品的品质进行判断时,价格往往会成为消费者判断质量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往往会认为:价格高的,品质一定好。
有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保时捷的卡宴,与大众的途锐,使用的是同一个研发技术,甚至同一条生产线,但是卡宴要比途锐贵20%-30%,然而,卡宴的销量也远远超过途锐。汽车消费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消费,即便如此,也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
赵力:奶粉价格回归必定是一个趋势,作为品牌商,我们必须有前瞻性,我们要提前布局。
“多变量”的渠道选品公式
赵琦:我们选择奶粉,主要看客户的需求。客户在地级市、县级市、乡镇等地的需求各有不同,我们会在选品时充分考虑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同时,奶粉的品类也在不断细化,例如有机奶粉、羊奶粉等,这些新的奶粉细分品类,上升速度都很快。我们也会对此更加关注。
燕玲:是的,奶粉销量已经占到门店的40%以上,对这样一块大蛋糕,如果仅仅当成一种品类,是否太粗放了点。奶粉品类细化,这是必然趋势。
钱雪东:作为行内人,我很难像一个普通爸爸那样给孩子选奶粉。作为门店,我们选品有自己的规律,首先看前台毛利,还要看顾客回头率、渗透率、以及厂家的服务等。总之,我们是考虑的因素是综合性的。
燕玲:门店在一、二线城市的朋友,应该已经明显的感受到消费者对奶粉价格的理性回归。三四线城市,尤其乡镇市场,或许还有一点时间,继续享受高价奶粉带来的红利。因此,不同地区不同门店,都会有自己的选品策略。但无论怎样,请记住,如果某款奶粉你不敢给你的宝贝喝,请不要放到你的货架上!
燕玲随笔:
08年后诞生的高价奶粉,与消费者当时的品质恐慌心理有直接因素。随着消费者的理性回归,高价已经不是高品质的代名词,性价比自然而然的成为消费趋势。
奶粉新政的实施,从供应侧限制了那些一味靠渠道高毛利进行低层次竞争的品牌商,让奶粉的市场竞争回归到正常的商业环境,这是政府倡导的,也是消费趋势所然。
因此,靠奶粉赚钱的日子不多了,母婴零售商真的需要冷静的思考“新零售”的含义,真正为你的顾客提供有价值的服务,要从单纯的销售商品,转向提供体验服务和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15年婴童行业经验,曾任合生元任市场总监,创建了合生元会员店体系,提出“妈妈100”平台构想。是中国婴童行业资深营销专家。2014年成立广州聚圆科技公司,专注婴童行业,为企业提供咨询、培训和会员营销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