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居民恩格尔系数的继续下降,“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带动的人口增量和消费红利,包括奶粉在内的婴幼童行业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受益于全面二孩政策,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在近3年将稳步提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婴幼儿奶粉行业市场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奶粉总消费量为209.5万吨,2015年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规模超过969.1亿元,增速19%,预计2017年将达到千亿级别。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由于我国职业女性比例逐渐提高,母乳喂养率逐年下降,2000年后下降速度加快。据统计,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母乳喂养率为67%,到2003年下降为 50.8%,截至2008年已不足30%,十年间下降了近40%。数据显示,2014年3月我国0~6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27.8%,其中农村30.3%,城市仅为15.8%,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38%。这意味着出生人口增长将显著提高婴幼儿奶粉市场空间。
近几年外资品牌大举进入中国,销售额远超国内品牌。以2015年销售额计算,前五大外资品牌合计实现销售额374亿元,市场占比47%,国内品牌合计实现销售额251亿元,市场占比31%。市场集中度比较分散,大品牌惠氏销售额110亿元,占比仅有14%,CR3为36%,CR5为51%。相比而言,液态奶2015年市场规模约为2436亿元,CR3达到43%。
在婴幼儿奶粉市场,渠道的重要性不低于产品自身的品牌力,消费者不再只是通过广告投放量的大小来做出购买选择,产品本身同质化越发严重,渠道布局的合理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厂家的销量增速与盈利水平。
传统的渠道销售模式以经销商为核心,经销商的数量和质量是最核心的因素,经销商队伍建设是厂家销售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销售渠道的变革在深刻进行,网购、代购、母婴店各种新兴渠道兴起,厂家适应形势发展积极进行渠道转型,聚焦布局新兴渠道。
线上购物、代购等购买形式的兴起,使得购买渠道更加扁平化,加价率明显下降。母婴店同样依靠较低的渠道费用迅速增长,部分厂商则通过去中心化,直接对接门店,进一步降低渠道费用。电商、母婴店渠道迅速崛起的共同原因在于,渠道扁平化、去中心化,结果就是在能够保证利润的同时,终端价格不断下降。
来源江苏都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