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婴幼儿配方乳粉注册仅剩5个月的时间了,据可靠消息,首批通过注册的奶粉品牌也将在近日公布,那么,国内外各奶粉企业申报配方注册的最新进展如何?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近日在上海召开了婴幼儿配方乳粉进口企业座谈会,据业内人士披露,目前仅有约40%的进口企业完成提报奶粉配方注册。“审评中心提醒企业要抓紧时间申报,同时强调不会延长过渡期。”
补正意见
在上述会议中,审评机构介绍了现阶段企业申报奶粉配方注册的总体情况:目前已收到提报注册共665件,其中国内的531件,国外的134件,共涉及国内企业75家、国外企业26家。有42家企业提报的168件,都已经收到了补正意见。
根据食药总局去年公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九条规定, 审评机构认为需要申请人补正材料的,应当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申请人应当在3个月内按照补正通知的要求一次补正材料。补正材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审评时间内。
这也意味着,上述收到补正意见的168件,基本已走到企业提报注册的“最后环节”.“企业在递交补正材料后,如果没有其他错漏或大问题,按流程下一步就是等待监管部门出具是否准予注册的结论了。”上述知情人士说。
观望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业内人士引述会议指出,目前已经提交注册的进口奶粉企业数量仅占总数约40%.
据该人士称,审评机构在昨天的会议上再次提醒未提报的企业要抓紧时间,“不要再持观望态度”.同时强调,已经公布的相关政策不会再改变,2018年1月1日过渡期“大限”也不会再延迟。
根据此前公开的数据粗略推算,目前国内婴配乳粉企业108家、进口企业77家,按照每家9个配方来计算,约有1600多个配方需要注册。
为何至今仍有这么多进口企业未提报奶粉配方注册制?
对此,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秘书长刘学聪分析,一些较大型的、销售额较高的进口奶粉企业,在食药总局公布奶粉配方注册制之后就开始抓紧时间准备申报材料。
他认为,这部分企业本来就具备申报奶粉配方注册的资质,申报能力较强,同时在法规方面也具有人才优势,因此提报过程比较顺利。
而个别中小企业,刚开始对奶粉配方注册制抱观望态度,动手就比大企业慢。在着手提报时,又往往发现企业在研究法规等方面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员作为支持,对法规研究不透,最终导致拖延了提报的时间。
婴配液态奶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信息是,会上提及婴幼儿配方液态奶(以下简称“婴配液态奶”)也有配方注册的需要。关于婴配液态奶是否需要和婴幼儿配方奶粉一样获得配方注册,业内存有不同意见。
“一方面按照国标,婴配液态奶也属于婴幼儿配方食品范畴,按照这样的逻辑,婴配液态奶应该也需要申请配方注册。”他说,“但是按照《办法》,适用范围又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那么婴配液态奶在不在里面呢?”
上述业内人士还称,同是婴幼儿配方食品,如果只有奶粉需要申请配方注册,液态奶就不需要,那对前者而言“太不公平了”.不过,尽管在昨日的会上,审评机构公开表态婴配液态奶需要注册,但最后是否会落地成为“板上钉钉”的事情,目前还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