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营养品成刚需
据2018年数据统计我国兔唇儿突破170万,每年婴幼儿神经管畸形发病率在万分之5。这个数字已经引发政府的高度关注,他们要求医院系统在给孕妇做检查的时候,强制某些营养的摄入,比如叶酸,通过这些年的教育,在城市孕妇群里已经是个常识。
在这样的氛围下,孕妇在怀孕期间,对自身营养摄入非常重视,孕妇营养的摄入会直接体现在孩子大脑发育是否成熟、身体发育是否发生畸形等等。特别孕早期是胎儿发育的重要阶段,很多孕妇会通过一些营养品、复合维生素来补充叶酸、DHA、维生素来预防降低神经管畸形、胎儿唇裂发病率和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素。
随着新一代人群步入适育年龄,85、90后成为了母婴市场的主要占据力量。妈妈们的知识储备在不断提升,获取知识的渠道更为多样化,为降低胎儿发育不完善的发病率,越来越多的妈妈在孕妇营养方面投入更多的支出。
根据《2019孕产行业消费者洞察及品类发展趋势报告》所示,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孕妇群体中,80前群体在营养品上的购买占比非常微弱,反而85后、90后群体对于营养品品类更加青睐,成为了主要消费群体,购买力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近几年孕妇营养品在市场上占据的份额在逐渐提升,孕妇营养的摄入渠道也不仅仅限于营养品品类。孕妇奶粉在在孕婴市场上也占据不小的份额,孕妇奶粉在营养成分上相对比较全面,包含了叶酸、钙、铁、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元素。
经《中国母婴实体店奶粉类销售数据报告》所知,母婴实体店孕期奶粉平均每月消费人民币369元,即折算成奶粉1.7罐。婴儿配方奶粉月平均消费人民币785元,按均售价213元,折算成奶粉4.1罐。孕期奶粉的消费占比婴幼儿配方奶粉占比约40%。在母婴市场上,孕期奶粉的发展空间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孕妇经济呈井喷态势
二胎政策的实施,为母婴市场注入了新的消费力量。二胎宝妈比一胎宝妈更需要补充营养,营养品消费不断增加,购买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新生代孕妈消费更个性化,她们的需求不仅限于营养品类别,还包括其他细分类孕妇产品。
我们在逛母婴店的时候不难发现,从前的母婴店以婴幼儿奶粉为主要经营业务,孕妇类产品微乎其微,看到最多的是孕妇装、吸奶器等刚需商品。但是近些年来,母婴店排面结构上孕妇类产品种类在默默发生变化——层出不穷的孕妇奶粉、孕妇营养品、孕妇保健品和孕妇护肤等等,逐渐占据更多的货架。
一个宝宝的出生,对应就有一个孕妇市场。据统计我国2018年新生儿出生总数为1500万,在2018年就有1500万个孕产妇。如此庞大的孕产妇群体同样可以作为独立的消费群体发展母婴市场,“孕妇经济”将会是推动母婴市场的新的助力。
抓住“负一岁”——孕妈群体
提到孕妇经济,“谷子孕婴”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其之所以能够成为太原母婴品牌,就是因为抓住了“负一岁”——孕妈群体。
谷子对客户群体的开发从女性知道自己是孕妇的时刻就开始切入——在医院的孕产候诊室对孕妈们发放直投杂志,既能够帮助孕妇了解专业的孕产知识,又对其进行了“品牌教育”。在怀孕到生产的这个阶段就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客户群体。谷子在商品结构上仅仅孕妇装就占据25%的门店面积,并且还会针对孕期妈妈举办赛事活动,品牌宣传深入人心。
惠氏和美赞臣都是在医务行业从业近一个世纪的品牌企业,惠氏致力于医药和保健品,美赞臣则致力于营养品的研发。他们为何在众多行业中选择孕婴行业,并能在行业中占据地位?惠氏和美赞臣凭借在医务行业多年从业的经验,深耕医务渠道。孕妇们在怀孕初期最先接触的人群是医生,基本的孕期知识来源于医院。所以孕妇们更加信赖医务人员,因此惠氏和美赞臣抓住了孕婴产业的商机。
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好母婴市场,随着市场饱和度不断攀升,行业竞争加剧,母婴生意也越来越难做。母婴品牌和母婴店如果延长消费生命周期,从0-3岁,前移至“负一岁”,势必会在孕妇经济时代切下一块“蛋糕”!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