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婴幼儿奶粉进口量创十年来最大跌幅!”
近日海关公布了第一季度婴幼儿奶粉进口量消费数据显示,2021年1-3月份,国内进口6.1万吨婴幼儿奶粉,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7.6%。
从进口的主要品类来看,大包粉、乳清、奶酪、蛋白类产品以及包装牛奶、稀奶油进口量均大幅增长,仅有婴幼儿奶粉、奶油及酸奶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且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中国进口婴幼儿奶粉为2.3万吨,同比减少18.8%。
疫情助推国产奶粉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与其他产品不同,婴幼儿奶粉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健康问题,这也导致了在去年疫情期间,消费者出于对安全考量,减少了对进口奶粉的选择。其次,对于一些卖得比较好进口的网红奶粉品牌来说,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很大程度源于代购的作用。
但疫情期间,为了加强防控,许多国家都关闭了进出口岸并减少了国际航班,这也导致进出境的人数大幅减少,代购行业也因此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并且在这期间,所有进入中国的产品都加大了安检力度,这无疑会拉长产品到消费者手中的时间。
与此同时,疫情期间消费者足不出户,也使得门店传统的面销方式无法发挥最大的功效。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一部分消费者开始转身投入国产奶粉阵营。今天来看,进口奶粉需求减少,离不开疫情的的推波助澜。但其实从2019年开始,国产奶粉的占比就已经呈现了走高的趋势。
头部三大国产奶粉品牌飞鹤、君乐宝、伊利凭借着资本实力,利用明星代言、IP打造、综艺冠名、电视剧植入等一连串的营销打法在消费者心理建立了较强的品牌认知。
主体更迭放大进口困境
此外,国产奶粉声势走高也源于新一代消费主体的登场。以90后、95后为代表消费群体生活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其中,他们见证了中国经济高速腾飞,这也促使了他们有着较强的民族自豪感,而这种心态也体现在他们的选品当中。
根据 Euromonitor 数据显示,国产奶粉的占比从2018年的43.7%提升到2019年的49%。并有数据显示,2020年国产奶粉占比已经达到了60%以上,而在人群选择上90后和95后群体更偏好国产奶粉。
自然消费者的导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门店的选品思路,但在中童调研组走访市场时,有不少门店都反映,选择国产品牌是看中其团队服务能力比较灵活,更接地气,并且给予终端的支持力度更大,这使得他们在推荐产品过程中也更有力气。
诚然,在这样的环境下,进口奶粉品牌生存压力也会被进一步放大,尤其是在出生率越发低迷的当下,未来恐怕这种情况还会更加明显!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77881228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