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澳优宣布“短暂停牌”了。
说是之后会有一个公告,有关收购及合并。
市场立刻认为这次停牌与之前传闻的“伊利欲收购澳优”有关,另一只靴子要落地了。
【1】
如果把澳优公司看做一个商品,那么在资本市场的货架上,它无疑属于一个“好东西”。
即便在新生儿人口连年下台阶的情况下,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婴配粉市场,更何况早年间这是个量大价更高的高利润市场,以致于大家都拼命狂奔,市场老大几度易手,城头变幻大王旗,各领风骚三五年。
婴配粉很赚钱。
但是澳优这个公司反而在上市之后,确立了一个新定位: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从细分市场入手,做细分之王。
这在当时乃至今天的市场上,都是非常独特的定位,因为它不是以总规模最大为目标的。
不要以为这个定位是随便说说。它是有组织保障的——为了匹配这个定位,澳优很早就实行高度放权的事业部制了。
这个定位被执行成功了。
一个被执行成功的独特定位,从来不愁买家。
【2】
澳优的第二个买点,是从一个轻资产的创业公司,一步步稳健地变成了一个重资产公司。
澳优创业早期,有投资,但是钱也不富裕,因此是轻资产运作,奶粉请国外大厂代工,公司重心是在渠道建设和营销上。
08年之后,婴配粉价格飙升,入局的玩家赚得盆满钵满,澳优却做了一件烧钱的事:买厂。
不但买厂,而且主要是在国外买;
不但是在国外买,而且是在国外不同地方买;
买着买着,澳优就变成了一个在全球拥有10座工厂的重资产公司。
十几年前,中国商界开始流行轻资产运作,重资产都不是一个好词了。但重资产好不好,是分行业的。在变动剧烈的行业,重资产确实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市场一夜变天,重资产被重新估值后可能一文不值。
但是婴配粉是农牧业的加工产品,是传统行业,原料是农牧产品,这个行业不重资产,就不能掌控供应链。
是的,发达国家的成熟工厂,都已经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买一个工厂,实际上就是买下了一条稳定的供应链。
这就是把赚到的钱花在了该花的地方:婴配粉行业现在看起来是在拼渠道拼营销,但长期看,是拼供应链。
【3】
澳优的第三个买点,是几次股权易手,都没有影响公司的运营,公司依然在发展壮大。
澳优成立以来,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大的股权交易。但是这么多次交易下来,我们看到,这个公司的战略不变,核心团队不变,甚至整体团队也没有收到股权交易的影响。
大股东的更迭,也没有影响既定的战略和思路。
这在并购中是很难得的。
在很多人眼中,并购是个高大上的词,但实际上,全球范围内统计,并购的总体成功率并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并购之后换了核心团队。
因为并购换团队,风险是很高的。有成功的,但失败的更多。
目前为止,澳优在这一点上做得不错。
因此令人奇怪的是,怎么只有伊利一个绯闻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