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互联网的未来,未知的远大于已知;信息化的作用,无形的远大于有形。
面向未来,决胜中原信息化主战场,拓展“智能中原”的发展空间,通信业是奔腾的“芯”、智能的“云”。
“杠杆”在手、“利器”在握,点石成金,信以致广,我们就能顺利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传统商务和电子商务融合,加快升级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十)网络宽带化带动通信崛起。以“宽带中国”为指引,拓宽信息高速公路。
着力数字河南工程,构筑覆盖全省的高速光纤宽带网,建设郑州大型数据中心,提升郑州信息集散中心和通信网络交换枢纽地位,信息管道“货畅其流”;
着力移动通信网络升级工程,加大TD等国家自主知识产权推广,扩大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范围,优先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网络质量一步;
着力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广“车联网”、环境监测、质量监控等特色项目,智能应用物有升值;
着力信息安全基础工程,完善容灾备份和信息安全应急体系,网络信息安全畅通。
(十一)工业信息化带动产业崛起。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换代。
微观层面促企业发展。分层实施、分类推进,深入推进“企信通”等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促进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方面实现信息化;
中观层面谋产业升级。聚类开发、规模推广,以产业集群的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宏观层面求全面融合。聚焦重点、抓住关键,促进信息技术与社会化大生产全面融合,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十二)农村信息化带动农村崛起。以“信息下乡”为桥梁,促进信息惠民富民。
“村通工程”再发力。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大力创建“信息村”、“信息乡镇”,让农民用得上、用得好,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信息下乡”见实效。整合农业信息资源,打造“三网”融合的中原农村农业信息港,让农民用得起、用得值,帮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