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劣质奶粉”、三聚氰胺风波……曾经一系列的黑色事件为中国乳业带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国内消费者的“奶粉神经”甚至一度脆弱到去香港抢购洋奶粉的程度。幸而,经过中国乳业近几年来的不断改变和完善,行业愈加规范,企业也更加自律,消费者的信心逐渐恢复之余,中国乳业的严冬业已成为过去。
继今年实行乳业生产许可证审核之后,5月,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再出新举措,启动 “月月抽检计划”,企业自愿申请加入,由协会委托第三方检验机构,在市场上随机抽取样品,进行检验。检验项目包括理化物质、微生物、污染物、违禁物质等,其中以安全指标检验为主,共计17项。据了解,经过两个月的检验,婴幼儿奶粉企业代表飞鹤旗下的飞慧、飞悦,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顺利过关。
抽检是企业自愿,并需缴纳一定参检费用,即便如此,仍有不少乳企自觉参与,并将持续参检至今年十月。“参与抽检,本身就是对企业自信心的一种考验。这表示企业敢于承诺和保证自己生产的产品是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检验机构可以在任何一个商店、任何时间抽检,这就是企业对自己产品的自信。”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说。
这种自信来源于哪里?连续两月顺利过检的国内知名乳企飞鹤,成为月月检计划中的一个参考样本。在过检之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飞鹤负责人将产品质量过硬的根本优势归结为以优质奶源为源头的全产业链。采用百分百牧场奶,早已经是飞鹤乳业在业内人尽皆知的秘密“武器”,而从国外引进的名种奶牛以及自成一体的先进管理经验、国外先进榨乳系统等,又进一步保障了鲜奶的安全纯净、营养健康。再加上全面优质的配方、完善专业的生产流程、先进的加工工艺以及贴心的服务,飞鹤的全产业链模式环环相扣,处处用心,恰恰成为其奶粉质量的保障。
早在2008年,就有专家指出,自建牧场将是中国乳品企业未来最好的出路之一,而飞鹤践行着的全产业链模式,在业内也早已得到共识,并一度被认定是推动中国乳业复苏、提升消费者信心的最佳途径。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近日在新华网举办的食品安全论坛上透露,今年乳业生产许可证审核后,淘汰了行业内不合格的企业,现在市场上的乳制品基本都是安全可靠的。目前,各企业也都在加强奶源管理、自建牧场,开始自由奶源建设、全产业链管理,提升了整个乳制品质量。
行业更规范,企业更自律,中国乳业正在全面复苏。在近期由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奶粉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生产许可证重新审核让乳业来了一次大洗牌,淘汰了高达45%的不合格乳企,留下来的几乎都是安全可靠。而在报告中也显示,中国乳业在奶牛存栏数量、乳制品产量等指标上,已经恢复甚至超过2008年三聚氰胺危机发生前的水平。
消费者的信心也在逐渐恢复。除了月月检计划吸引了各大乳企自愿参与、增加了协会的检测密度和检测力度之外,很多乳企自身也会定期对产品自行检验。一批批合格名单的公布、以飞鹤为代表的连续两月过关的乳业将会越来越多,行业信息透明度日渐提高,而消费者的知情权亦得到程度保障。
月月检计划的实行,几乎相当于是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再添一道安全屏障,但另一方面,最有效最坚固的屏障其实是在乳品从业者的心上。正如飞鹤 “一贯好奶粉”的承诺一直在用诚信和真心践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