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发生的蒙牛“黄曲霉素超标事件”,让中国乳业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上,尽管后来查明属于蒙牛下属个别奶牛养殖场饲料发霉和变质,奶牛在食用这些饲料后使原奶中的黄曲霉素M1超标,产品没有流入市场,但还是凸显了乳业多年来没有解决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已经成为中国乳业的分水岭,此后乳品行业的安全问题不断被爆出:饲料门、激素门等丑闻接连出现,公众对中国乳业的信任也达到冰点。众所周知,在中国的乳品行业,一些乳品企业采用轻资产模式,将上游奶源建设或者生产加工环节分离出去,重心放在市场营销和渠道建设上,这种模式虽然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投入成本,获得了阶段性的高速增长,但也为一系列的质量安全问题埋下伏笔。
2003年,飞鹤乳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2009年又转到纽交所的主板上市。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后,企业一直面临两种抉择:是重点做渠道做品牌,还是做奶源建设?“先解决风险,再谋求发展。”这是飞鹤乳业最终确立的企业价值观,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飞鹤乳业还是决定进入到上游的奶源建设,实现规模化饲养,从2007年开始做大型的现代化养殖场。当然,其“重资产”模式也在发展中曾遭遇挫折。
选择了“重资产”模式的飞鹤是如何管住奶牛的“嘴”?又是如何解决规模化饲养带来的种种问题的?另外,在加工、生产、运输等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又是如何保证奶制品的新鲜?在成品出来之后,其可追溯体系又是如何打造的?请看本期案例——“飞鹤乳业:"重资产"供应链追踪”。
问题单1
散户饲养的奶牛缺乏科学喂养,因为在散养条件下,奶牛吸收的营养缺乏合理配置,喂养的饲草难以满足奶牛的营养摄取需求,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黄曲霉素事件”爆出后,饲草安全也被行业视为重中之重,如何进一步确保产业链安全?
全球公认的最佳黄金奶源带位于北纬47度,这一纬度集中了日本北海道、美国威斯康星州、加拿大阿尔伯特等世界知名畜牧地区。而中国的齐齐哈尔正好也位于这一纬度上,这里降水适宜,日照充沛,土地肥沃,有着丰富优质的牧草资源,而这些都是确保奶源品质的重要条件。
好的牧场,可以为奶牛提供营养丰富的饲草资源。为了从源头保证乳品质量安全, 飞鹤乳业将上游饲料种植和精饲料加工业纳入到整个生产链中,选择在齐齐哈尔的甘南和克东建立了现代化饲料种植公司和精饲料加工公司。
在飞鹤的牧场中,广泛种植蛋白质之王紫花苜蓿和牧草、青贮玉米等天然的牧草和饲料,这可以为奶牛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飞鹤农场建立起了专业的饲草加工体系,配有先进的青贮收割机克拉斯和青贮专用压制拖拉机,按照需要的标准收青贮。
饲草这个看似不重要的环节,其实对于奶牛的健康和牛奶的安全营养至关重要,如果奶牛吃了从市场上购买回来的发霉的饲料,奶牛产的鲜奶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就会严重超标,蒙牛出现的“黄曲霉素事件”就是因此最终导致奶源受到污染。
“我们严格按照标准生产,比如青贮玉米,就执行A级绿色食品标准,杜绝了高毒、高残留农药和除草剂,在收获的过程中,收割的大型机械和车辆都必须清洗消毒,保证运输干净。”黑龙江顶鹤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勇告诉记者,“用量的青贮玉米的年产量可达20万~25万吨,目前紫花苜蓿90%从美国进口,2011年开始尝试自己种植紫花苜蓿,未来可能会减少对进口的依赖。除了牧草的种植,还需要生产精饲料,飞鹤乳业在克东还建立了年产15万吨的精饲料加工基地,为奶牛提供营养的精饲料,以此来保证牛奶的品质。”
当然,由于目前种植量有限,且成本高昂,在解决饲草安全方面飞鹤乳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问题单2
散户饲养的模式不仅难以保证奶牛出产奶的营养含量,而且产奶量也难以保证,粗放式管理,导致牛奶指标往往达不到新国标的要求。但全部规模化的饲养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吗?
据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介绍,牛奶的营养指标主要从蛋白质含量、微生物含量和体细胞三个方面衡量。例如新国标中牛奶蛋白指标从原标准的2.95%下调为2.8%,之所以降低标准就是因为很多散养户饲养管理跟不上,粗放式管理,日粮营养不均衡,导致牛奶指标往往达不到国标的要求。规模化的饲养,除了保证奶源的安全健康,还能保证各项营养指标达到更高的标准,当然,这些需要企业在上游投入很多资金,例如进口牧草、优质奶牛品种和各种现代化养殖、种植设备。
从2007年开始,飞鹤乳业开始建立奶源基地,先后选择在齐齐哈尔甘南等地,投资近20亿元,建立了4个大型牧场和配套的饲草料基地,据原生态牧业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罗清华介绍,目前4个牧场总存栏奶牛35000余头,年底将超过4万头,按照现在的牛群结构及繁殖速度今年净增加6000头没问题。随着牛群的扩大,净增加牛头数将逐年提高以满足飞鹤牧业后续建牧场所需的牛源。
“实验证明,每流经奶牛乳房500L血液,才能产1L奶,只有当奶牛躺卧时更多的血液才会流经乳房,奶牛才能产更多的牛奶,同时,更多的躺卧时间也保证了奶牛的健康,而奶牛卧床和舒适程度则决定了奶牛躺卧的时间。”罗清华告诉记者。
飞鹤乳业的牧场都采用散栏饲养的方式,在宽敞的牛舍里,奶牛都完全处于自由的状态,想吃饲料就去吃饲料,想休息就休息。为了保证休息质量,牛舍中都设置了松软的卧床,冬季的时候卧床铺的主要是干草,开春以后会换成不会滋生细菌沙子。
冷友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存栏10000头的养殖场,按照购买进口奶牛5000头,一头牛2万多元计算,加上牛舍、挤奶设备、大型收割设备以及其它相应的配套设施的投入就超过3亿元。但是这样的高投入却换来了奶源的安全健康。
从国际市场看,控制牧场和奶源的形式多种多样,并不仅仅是全资控股一种。“在完成了全产业链布局的个阶段后,我们出售了两个欧美示范牧场,其目的就是按照欧美乳业的发展模式,做到专业化分工,把两个欧美示范牧场出让给黑龙江当地的地方资本,是希望专人做专事。回收资金,坚持"重资产"战略。”冷友斌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