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看了一部电影《那山那人那狗》,故事情节很平凡,但却被那种浓浓的亲情所感动,父亲常年在外给人送信送报,坚持了二十年,到41岁的时候身体因病退休了,让儿子继续走他走过的邮路。
天儿子临走时,跟了父亲二十多年的“老二”不愿跟他走,父亲决定送他一路,正是走这一路打开了父子之间的隔阂,父亲一个月回家一次,有时甚至几个月回趟家,父亲在儿子的心中永远是那么高大,随之慢慢的有了隔膜,二十年儿子没叫过父亲一声“爸”,写到这我想到了我爸,我和我父亲很少沟通,我爸喜欢喝酒,一般都是喝完酒之后有点晕乎乎的想起找我说几句,但我知道我爸心中始终是有我的,想起了小时候我爸那么容易就把我抱起来,现在看着父亲头上的白头发,忽然就难受了,岁月流逝,父亲慢慢的老了。
山里的人不愿离开大山,他们感觉在山里就想脚穿在鞋子里一样舒服,很简单的生活,却充满温馨,父亲为了给村民送信,趟过溪水,滚下过山崖,落下了病根,这样一种执着的精神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慢慢长路,狗是的伴侣,纯朴的乡情倾注在山里的每个角落,儿子在途中也问过父亲:像这样的路都可以搭顺班车了。但父亲回答的却是:邮路还是自己走着踏实,很朴实的话语。
剧中还有一句话“人有想头,就什么都有了”,想想也就是这个道理,只有自己心中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只要你敢做,没有什么做不好的。
其实最平凡的细节往往给我们不平凡的感动,只要做好平凡的小事,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孕婴童商学院张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