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有关奶粉行业的反垄断调查,使我国的奶粉市场经受了新一轮的洗牌。多美滋、惠氏、等等在内的诸多奶粉品牌纷纷宣布降价。7月26日,美赞臣官方统计调查显示,今年美赞臣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将减收3000万美元,连同惠氏、多美滋等品牌的集体“让利”,进口奶企或因反垄断调查减收10亿元。
多美滋公共关系经理王慧颖表示,他们已经开始回馈消费者的降价行动。
王慧颖:我们已经于7月9号开始正式降价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二十(降幅),我们也是为了给消费者带来更多利益。
据了解,包括多美滋、美素佳儿、惠氏等洋奶粉已经在本月初开始降价,降幅在5%到20%不等。广东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分析说,对于这些洋奶粉企业之所以降价,主要有两个“得罪不起”。
王丁棉:个,最怕得罪的是政府,反垄断调查你不表态,对着干,就严重处罚你。第二个,得罪不起消费者,你说降,(结果)不降,他就抵制你,你就失去自己的市场了。
尽管各家洋奶粉厂家均表态降价,但零售市场却没有完全同步,这让消费者因降价获益打了折扣。
广东乳业协会理事长王丁棉:实质上他们就是拖延战术,经销商、商场,互相之间的环节没有衔接好,它会有理由在里面,生产厂家会说,我是降价了,但是我没有宣布终端产品降价呀。
对消费者来说,尽管洋奶粉价格比国产奶粉要贵,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安全性等的关注远远超过价格。
消费者:我真的没有注意到降价这回事儿,感觉价格跟原来没什么差别。我也想过买国产奶粉,价格会相对便宜一点么,但还是担心质量问题,这个东西是吃到孩子肚里的,所以,我现在还是选进口的。
洋奶粉降价势必会加剧奶粉市场的竞争。对此,西部乳业发展协会秘书长魏荣禄表示,当前我国国产乳制品的标准相对滞后,如果行业监管标准不完善,想要在市场上获得可持续发展,依旧困难重重。
魏荣禄:标准只是一个产品的成品标准。还缺少了两个标准,一个是产品的工艺流程标准。原料怎么要求、进来的温度多少,能够储存时间,每个工序是怎么回事,这样在哪一段有什么问题就好监管。还有一个标准,在国外都有,是乳制品的专业术语标准。
相对国产奶粉来说,发达国家奶粉行业的起步较早,在生产设备、标准、生产工艺等的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虽然国产乳业也在不断奋力直追,但是距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国产奶粉的崛起之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