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本次新规在原来规定的基础上,强化了生产的细节,要求从原奶采集到产品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要做到可追溯,而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自控奶源的建设也被再次重申。
但是,借此能否重树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乳粉的信心,改变外资企业占六成份额的市场格局,仍有待观察。近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我国乳粉安全的问题是生产过程不可控,而事后监管又不到位,惩罚和淘汰机制弱化。解决之道,必须向“产”和“管”要安全。
可以预料的是,随着新版细则出台,迫于全面整改和设备采购资金的压力,以及自建自控奶源的转型,很多中小企业将面临窘困处境。业内预测,预计将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若真能如此,大环境所形成的压力会让保存下来的企业更为慎重,以免品牌轰然倒塌,乳粉业或许就能看到重振的希望。其实,追溯制也好,重新洗牌也好,关键是让乳粉企业从被要求对消费者负责,转向既对消费者负责、又为自身命运殚精竭虑。
眼下,制度已经出台,后面关键的就是制度的实施了。奶粉生产企业要做的就是增强自控自制能力,从自身做起,高标准严要求,对产品生产的环节进行严格把关,监管部门更要以身作则,加大监管力度,让追溯制和召回制度强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