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该细则要求乳企必须拥有全程可追溯系统,同时未来三年内,如其必须建设自有奶源,部分代加工的“洋奶粉”及中小乳企将面临淘汰。
根据《细则》要求,婴幼儿乳粉的基粉和添加部分配料的干混,应在同一个厂区完成。江苏省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审查部主任孟列群解释,“要求在3年的时间内,基粉和奶粉的生产必须在一个厂区内完成,这也就意味着本地基粉不能够提供给外地工厂,乳品生产企业需要自建自控牧场,对自己的产品负责。”
孟列群表示,该规定引起业内人士的猜测:一些在中国设有生产工厂的洋品牌也许会受到影响。按新细则,这些“洋奶粉”要想在国内销售,只能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完全从国外进口成品奶粉;另一种是在国内设置生产工厂,工厂内必须自建牧场,自养奶牛,完成从产奶到成品奶粉的一系列加工步骤,如果这样的话,“洋奶粉”也许只“洋”在了牌子上,实际变成了“纯国产”。
近日,相关部门已经将2014年奶粉行业兼并重组的方案提交给国务院,预计明年将正式实施。届时,一些“洋奶粉”及生产不达标、规模较小的乳粉生产企业都将面临洗牌,这一措施的实施对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集中化规范化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