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刚在去年接受国家反垄断调查的洋品牌美素佳儿宣布对其上市的新品提价8%-10%,此次美素佳儿顶风提价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乳业专家表示,此番美素佳儿涨价或掀国内洋奶粉品牌的新一轮涨价潮。
乳业研究专家宋亮以及一位进口奶粉经销商向行业相关媒体表示,目前不仅国内乳粉原料上涨,海外市场受到产量下滑以及中国部分消费者全球抢货,也导致奶粉价格遭哄抬,进而拉动原料价格上涨。近期,海外乳清蛋白粉、微量元素等奶粉原料的成本的确有所上涨。
此外,由于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去年发改委针对洋奶粉的反垄断调查压力,使得洋奶粉很长一段时间内未能涨价,而为了达到业绩增长目标,未来或有更多洋奶粉开始涨价。
除此之外,各大洋奶粉企业总部给中国区较高的业绩增长要求也会带来涨价。
一位洋奶粉企业高管称,由于洋奶粉企业总部看好中国市场潜力,特别是中国政府进一步放开二胎的政策,让洋奶粉企业总部给中国区较高的业绩要求。但事实上,由于奶粉竞争激烈,很难完成总部下达的营收及利润要求,最好的办法是通过涨价实现。由于中国消费者对外资品牌婴幼儿奶粉的价格相对不敏感,涨价不仅可以推高营收,还能提升利润率。
因此,宋亮以及上述进口奶粉经销商认为,今年很可能会有多家洋奶粉企业宣布涨价。上述进口奶粉经销商表示,包括营销以及原料等成本,洋奶粉企业总成本普遍有3%~5%的上涨,此外,算上通货膨胀以及去年未能涨价因素,洋奶粉企业今年或有10%左右的价格涨幅。但考虑到发改委反垄断调查的压力,各大洋奶粉企业不大会选择集中涨价,更多的可能会通过更换配方或者更换包装等方式推出更高价格的产品,以此变相涨价。
相较于进口奶粉,宋亮表示,由于进口奶粉及代加工奶粉的入口标准愈加严苛,国家政策打压致奶粉生产成本大幅上涨,在利弊的双重作用下,为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国产奶粉暂不会进行产品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