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童鞋品牌单纯的只做好产品似乎已经不像前些年那么“吃香”了,从泉州童鞋企业现阶段的发展模式中可以看出,童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模式越来越明显,从童鞋引入相关联的童装、玩具、儿童配饰、书包、玩具已经是大势所趋。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延伸虽然给企业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却也伴随着相应的风险。“横跨多个细分领域对于企业的资源匹配能力和运营能力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福建省鞋业行业协会童鞋分会秘书长谢家声称。
此前,博士蛙就因为多元化的步伐太快,遭遇困境。博士蛙在2007年开始拓展产品线,从童装扩展到护肤、洗护、日用等婴童快消品行业;上市后,更是宣称要大举进军婴童娱乐、婴童教育和婴童医疗服务等领域。然而上市后不到18个月,博士蛙就因财务问题,在去年3月停牌。
陈树青表示,“要想跨越各个细分的婴童产业领域,需要拥有强大媒介渠道,将品牌文化渗透进婴童消费群及购买决策群的内心。比如,迪士尼能够横跨多个细分领域,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动画片带来的强力文化渗透。”
通过动漫来传递品牌文化,进而通过授权等方式延伸产业链,也是卡西龙董事长丁灿阳的思路。在同名动画《寻龙记》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后,丁灿阳希望借助动画的热播,同步开发一系列延伸产品,比如游戏、玩具、配饰等。“通过文化渗透,来强化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关联度。
随着我国动漫事业及整个互联网的发展,童鞋产业发展的关联性及文化渗透性都在逐步的深入,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如果运用妥当确实对于童鞋企业的市场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不得不说机遇与风险并存,童鞋企业在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时候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