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已经开始,回首2013年,整个母婴行业都经历了风雨的洗礼。从去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针对奶粉行业的“国五条”、工信部发布《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意见》到工信部两次组建“奶粉国家队”、《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对婴幼儿奶粉生产加工各环节进行了修改和规定,再到12月食药监局正式出台乳粉监管新规、14年1月食药监局出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九细则。整个2013年母婴行业都在动荡不安中前行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规定看似真真是痛下决心整改乳粉行业市场现状,但这些政策真的能从根本上改变乳粉行业的安全问题吗?对此火爆婴童网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去年6月九部委联合发布的“意见”第二条中明确提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须具备自建自控奶源,任何企业不得以委托、贴牌、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这些规定本身并没有任何法律支持。
(1)从整个世界来看(包括中国在内),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哪个行业,更没有哪条法律规定某种产品不能贴牌。另外,从食品、手机行,电脑到服装等各个行业,贴牌都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有效利用的生产方式。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贴牌生产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缩短运距这并未违反经济发展规律,同时还有利于经济发展。像苹果这样的公司,同样实行贴牌生产,苹果产品创造了智能产品的新高峰,具有划时代的作用。你能说贴牌生产的产品不好吗?其他所有的行业都有选购原材料来源的自由,有“贴牌”“代工”生产的自由,为什么婴幼儿乳粉行业就不能“代工”,必须“自建自控奶源呢”?
(2)就乳品行业来说,贴牌可能会出问题,但自控奶源就不会出问题吗?建国以来,乳品行业出的的事故,2008年的奶粉三聚氰胺事件,有多少无辜婴幼儿受害。而该奶粉的生产企业就是三鹿集团这样的既有自控奶源,又是自己生产加工的企业,而且三鹿是个具有50多年历史的生产企业。另外蒙牛、伊利等这些自控奶源的企业同样也出现过或多或少的问题。
上述规定不准贴牌、委托、分装同时还要自控奶源,这似乎并不是在解决乳粉企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更像是鼓励甚至强制要求婴幼儿乳粉企业整个过程全部自己完成,不准别人帮忙,这到底是哪国法律允许的呢?
虽然这样做企业生产产品全程可追溯,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但这样并不能说产品生产链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独立后生产的产品质量就是差的。在市场法则和市场竞争下,独立企业在生产环节上的分离和独立不但正常,而且常常会有更好的边际效应。
有财经评论人士表示:“鼓励甚至要求婴幼儿乳粉企业一条龙生产经营,不仅是在排斥中小乳企、排斥洋乳企,而是要建立若干大型的垄断的乳企。然而垄断乳的乳企也不一定能够保证其产品质量安全,反而失去竞争压力机制,更难保证质量安全。”
确实如此,奶粉安全与否,和贴不贴牌、是否自控奶源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自控奶源也不一定能保证产品不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