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2013年6月份开始的“奶荒”,直至今日已经造成了我国多地市场的困扰。据相关数据显示,近期生鲜乳的价格趋稳已经开始持续的小幅度下降。自2月份初开始,在内蒙古、河北等10个奶牛主产省(区)生鲜乳平均价格为4.27元/公斤,这是自2013年6月份鲜乳价格开涨以来,首次出现的周环比零增长;直至2014年2月份中旬,生鲜乳平均价格为4.25元/公斤,比之前一周下降了0.5%。
其实,在乳业专家雷永军看来,中国乳业体系还是不成熟,不够冷静,很容易受到企业和舆论的影响。去年恒天然乳清蛋白粉质量事件引发的暂停由新西兰进口部分乳品,则为奶荒点燃了‘导火线’。对于去年的“奶荒”事件,雷永军还表示,所谓“奶荒”其实是被中国的乳企和消费者夸大了,让市场以为中国真的会有“无奶”那天到来。‘奶荒’其实是民营奶企突然炒作的一个话题。中国很多乳企‘听风就是雨’,有一家说奶荒,就迅速蔓延成全体的恐慌,于是乳企开始疯狂抢收牧场,引起了连锁反应,进而导致去年奶价出现连续上涨38周的情况。
近年来,“牛奶降价-杀牛倒奶-奶荒-牛奶涨价-奶农买牛-牛奶过剩-牛奶降价-再杀牛倒奶”的循环已经在中国多次发生,一旦原奶供应紧张,导致奶价上涨,奶农就加大奶牛养殖,然后随着奶牛养殖数量增加,原奶供求关系逆转,奶价下跌,奶农又会选择退出。
在面临风险和困难时,养殖户和乳品生产企业都会呈现出“大难临头各求自保”的现象,因此中国奶业至今没能走出这种恶性循环。这不得不让人警惕,就像此次牛奶价格止涨企稳也不过只是新一轮“奶贱伤农”和“奶贵伤民”的信号而已。
对于牛奶价格的涨跌政府是否应该直接插手的问题,雷永军表示,政府应该放手让市场去自发调节。农业的市场化需要农民给自己的农产品定价,政府的干涉就相当于给奶价一个价格下限,而这其实是破坏市场规律的行为,我们没必要去担心市场价格相差幅度过大的情况,因为市场必然会自动调节价格,使其趋于平稳,所以政府只需要做好对市场的监管制度,确保生产者、消费者、乳制品企业等相关各方按照制度规则办事,并且发现违规者及时给予惩处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