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作工艺上看,婴幼儿米粉的加工工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湿法干燥工艺(又称糊化工艺、辊筒干燥等),这样的工艺制作出来的米粉多数以片状米粉为主,通过先泡米、打浆、配料,再用辊筒干燥、粉碎、造片,是目前主流的加工工艺。
片状米粉由于是泡米、打浆、配料在先,最后才造片,所以它具有:营养素混合分布均匀、不易上火、复水性好等特点。此外,片状米粉由于片状米粉密度小,空隙大,冲调时也有利于吸水和软化,而且,由于片状米粉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更小,所以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流失,也便于保存,能减少储存过程中的氧化现象。
另一种是膨化干燥法,这样的工艺制作出来的米粉以粉状为主,采用高温高压将大米烘焙、膨化后粉碎成粉状,再干混加入营养素和风味物质。这种加工工艺简单,成本比前者低。
由于粉状米粉是先研磨粉碎后再加入营养物质,且采用的是烘焙、膨化技术,所以与片状米粉有很大差别:
1.粉末状的米粉比片状更精致、更细滑
2.高压膨化会破坏米粒的结构,高温也容易造成营养素的流失
2.由于是经过烘焙膨化的,所以容易造成内热、上火
3.冲调时容易结团
从营养价值上看,由于两种制作工艺不同,导致了大米在加工制作的过程中,所保存下来的营养素也存在差异,但是由以上特点看来,片状米粉相对于粉状米粉来说,营养均匀且不易上火,尤其是现在夏天正在慢慢的来临,气温闷热,“不上火”是很多妈妈们的首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