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装:潜力巨大,集中度待提升
从生命周期角度来看,我国童装行业尚处于引入期,表现为成长空间大,集中度低。
根据测算:2013年中国童装市场规模为1164亿元,预计到2018年童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941亿元。目前我国童装人均消费金额仅为13.8美元,远远低于日本(66.3美元)、美国(90.7美元)、英国(137.2美元),存在巨大成长空间。
童装“品牌化”,加速集中度提升: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报告,2013年中国童装内销市场的销售规模为20亿件,其中国外品牌占据半壁江山,国产童装中70%处于无品牌状态,且分布在三四线城市。随着消费者对童装产品的质量、设计、服务及购物环境要求的提升,我国童装产品将逐渐“品牌化”,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
激烈竞争加速淘汰,提升集中度:童装市场前景广阔,但竞争也十分激烈,除了本土传统童装品牌外,国外童装品牌、国内外运动休闲、快时尚等品牌都纷纷加入竞争。如奢侈品品牌GUCCI、ARMANI,国际快时尚品牌优衣库、ZARA、H&M,国内休闲品牌美特斯邦威、森马,国内运动品牌李宁、安踏等。
随着国内外大品牌的加入,我国童装行业的竞争不只体现在价格和生产制造能力上,更体现在品牌和供应链管理的全面竞争上。那些设计无差异、品牌影响力不足、内部管控能力差的企业恐将在竞争中逐渐退出,而这将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
二、纸尿裤:渗透率提升刺激需求增长
根据测算,2013年中国纸尿裤市场规模为236.9亿元,预计到2018年纸尿裤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57.2亿元,2013-2018年CAGR为14%。
渗透率提升刺激纸尿裤需求增长。根据婴童产业研究中心数据,目前我国婴儿纸尿裤渗透率只有不到40%,与美国接近的普及率相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80后父母育儿观与消费价值观的转变,纸尿裤销售重心向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地区的转移,是促发我国纸尿裤渗透率未来逐步提升的主要原因。
行业集中度高,外企竞争力强。我国纸尿裤市场品牌集中度高(2011年CR10为83.4%)但市场占率水平名列前茅的多为实力强劲的外企品牌,如宝洁公司的“帮宝适”、金佰利公司的“好奇”、尤妮佳公司的“妈咪宝贝”等。我国本土生产纸尿裤的企业有上千家,但是98%的厂商都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全国性品牌不多,市场份额分散、竞争力较弱,只有恒安公司的“安儿乐”能与外企品牌相抗衡。近几年,国际品牌开始向二、三线市场扩张,本土企业恐将受到更大威胁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