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价格一向居高不下的国内外奶粉品牌纷纷降价,最高降价50%,有专家分析,此次国内外奶粉品牌齐降价并非来自政府压力,也与当前市场供需状况不相符,那又是什么原因挑起这场"价格战"呢?
从淘宝天猫等网上商城上可以看到,伊利、雀巢、圣元等奶粉打牌开始降价,降价幅度多数在10%-20%,这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件好事,然而对于各大小乳企来说,不仅是因为产品价格下跌会导致利润减少,还在于价格战背后将是更为"血腥"的较量。
经过研究,发现此次国内奶粉品牌开始大打价格战就是进口原料奶价格跳水所引发的,由于受去年"新西兰肉毒杆菌事件"影响,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从每吨4.8万元降到了2.8万元,最高幅度近50%,成本降低也就致使产品价格降低。
此外,随着天气变热,牛奶存储越来越难,再加上去年以来,奶企增加了自产牛奶数量,为了便于保存,企业把牛奶加工成奶粉,这也加大了库存压力。为了释放库存,企业们就开始搞促销,在价格上互相厮杀。
不过此次降价的背后还另有玄机,目前国内每吨奶粉价格达到3.5万元才能保障养牛能够有收益,而进口原料奶粉价格低于这个价格,这样的话大家就没法养牛了,国外乳企就是要通过没有盈利甚至是赔钱的价格战把中国奶牛养殖业击垮,之后再进行恢复性的价格提升,这才是中国乳业真正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