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调查显示,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商不当的销售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妈咪们的喂养选择,众多厂商通过赠品、促销等各种方式,影响了妈妈们的选择,悄然间夺走婴儿的“口奶”。
无孔不入的“奶粉更营养”说
中国每年新生儿数量约为1600万,这一庞大的数字让中国市场成为国内外母乳代用品生产企业争相抢夺的宝地。仅2008年,中国配方奶粉销售量就增长26%,达到35亿美元。《生命时报》记者在北京、河北、安徽、江西等地展开调查,发现各地仍存在母乳代用品商通过隐蔽方式推销奶粉的行为,在他们的宣传造势下,“配方奶营养堪比母乳,甚至强于母乳”的概念深入人心。
火爆网记者多地走访,发现众多妈妈遭遇过众多厂家在促销、送赠品等现象。25%的中国妈妈称收到过乳品企业的礼品,40%的人收到过配方奶粉样品,被调研的6个中国城市中,35家食品店中有一半会推广母乳替代品。
法律效力不足导致营销横行
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邱宝昌说,目前我们执行的法规仍是1995年出台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这只是部门的规章,法律效力不够,和广告法、工商法的一些条款没法衔接,职责不明导致监管不到位,虽然我国有相关管理办法,但由于职责不明晰、监管不到位,致使违法行为比较普遍。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表示,在乳品方面,卫生局只是有规定但并不管,工商部门不会去查医院,质监部门也只是管产品质量,这样就形成了监管真空,即使发现违规,处罚太轻也不足震慑企业。
管理规范距离国外差距大
在今年两会中,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冯平在其提案中建议,限制婴儿奶粉广告,普及母乳喂养。他对记者表示,“什么情况下采用什么喂养方式,国外会建立婴儿营养中心进行研究,但国内目前缺乏这种对婴儿奶粉的深入研究,直接影响了我国婴儿的营养状况。”很多国家对母乳替代品的规范管理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