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份,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了婴幼儿奶粉新政,明确提出了婴幼儿奶粉将进入药店销售这一政策。如今,距离奶粉进药店这一新政实施已经一年多的时间,药店中奶粉销售量增长并不明显。相关行业专家表示,目前奶粉进药店面临政策导向、消费者消费习惯、价格与利润等生存夹缝。
商超和母婴店的夹缝。商超长期以来是母婴产品很重要的渠道,价格、采购优势非常明显。母婴店具有便利与专业的优势。在专业优势上,不少观点认为药店也具有专业优势,而实际上药店在婴幼儿奶粉类别这个专业水平仍然需要提升,这是不容回避的问题。
历史与未来的夹缝。从我国零售市场而言,过去,药店并非奶粉的主要销售渠道,而未来,药店也不一定能成为婴幼儿奶粉销售的主要渠道。
我们面对顾客的多样性选择和有效期报损的夹缝。对于消者而言,需要药店提供尽可能多的品牌可供选择。对于药店而言,由于以前没有销售奶粉的经验,因此在经营商相对比较谨慎,过多的库存可能会带来大量的过期和报损。
政策导向与消费者习惯的夹缝。为了方面婴幼儿奶粉的监管,国家九部委希望婴幼儿奶粉能在药店进行专柜销售。但是长期以来消费者没有在药店购买婴幼儿奶粉的习惯。消费者的消费者习惯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培育过程。
价格与利润的夹缝。不少大品牌奶粉的毛利空间低,药店若要突出价格优势,势必利润更低,甚至有可能是0利润。
传统的销售渠道与网络销售渠道的夹缝。网络销售大量地抢夺了线下奶粉的销售份额,随着药店加入这场奶粉战争,竞争局面将更加激烈。
高毛利产品产品与产品忠诚度的夹缝。现在奶粉品牌很多,婴幼儿奶粉的顾客忠诚度很高,难以改变。
单一产品多元化与类别产品多元化的夹缝。药店只具备奶粉这一单一类别产品的销售能力。而母婴本身是一个大的产品类别,药店难以全面介入。
鉴于奶粉进药店面临以上种种夹缝因素,相关行业调查者表示,除了政策的指导和支持外,各大药店也可以通过联盟、协同等方式,争取将消费者利益化,同时全面提升药店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