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孕婴产业正值群雄逐鹿、产业链混乱之时,市场规模庞大、消费需求旺盛。2011年,国内孕婴童市场将面临怎样的形势呢?
销售终端:
1.以地区为单位逐步建立商业品牌并进行业务延伸,重点培养核心业务和战略资产,在未来几年将会有很多具备区域优势的婴童产业终端形成,完成从大百货零售业的产业分流,这个分流会形成婴童产品在专卖领域与大终端卖场同台竞争的局面。2.由单一商贸形态向多元服务形态转变,售外服务将变成专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但产品结构及购物环境的优势使大卖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保持优势。3.在大商场及专卖店内建立一站式的婴儿购物场所将成为发展趋势,但在实施过程中专卖店将会走在商场超市等终端前面。
制造厂商:
1.逐步建立产品品牌,以创造品牌价值为发展方向。
2.产品结构将会在市场需求和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需求中逐步完善。
3.更加注重向服务咨询方向引导消费,更加重视产品售后增值服务和售前消费引导。
4.将展开销售渠道资源争夺战。
消费者需求:
1.对安全性需求继续提高。
2.更为相信专业权威品牌。
3.功能需求增加,特别反映在健康和益智用品方面。
4.找寻知名价格合适的中端品牌。
解决方案:在充分认识市场现状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先发展自己的“独门武器”,在产业上升之时做出自己的特点和亮点,从而在疆域形成之时建立自己的领地,为自己在以后的商战风云中树立领袖地位铺平道路,也为以后的或“合纵”或“连横”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孕婴童行业中出现品牌线延伸的现象愈演愈烈,业内人士也许经常能看到,某婴儿服饰的品牌,因有着多年较强的服饰行业研发及经营经验,塑造一定的品牌形象,有着不错的销售业绩。于是,就想当然的推出了一系列婴儿奶瓶、洗浴护肤用品等经营品项,认为消费者喜爱其服饰产品,就应该能接受赋予其品牌名称的什么奶瓶、日用品等东西。结果怎样?以为照样能卖个热火朝天,大家有目共睹。怎不知,还有若干追随者-类似品牌前仆后继,成就了国内各行各业中的绝无仅有的“大赶集”。
孕婴产业是非常强调细分的市场,从事这个产业的人都知道,同样的产品,你分得越细,在你产品范围内的消费者越有可能选择它,因为消费者会认为针对性更强。就拿我们最常见的奶瓶来说,撇开材质、容量等不谈,单从功能上来说,就大致有标准奶瓶、防滑型角度奶瓶、感温奶瓶、宽口感温奶瓶、喂食奶瓶、易握奶瓶、随意吸奶瓶、吸管奶瓶、双层保温奶瓶、果汁奶瓶等多个品种;奶瓶的造型也是根据宝宝各个阶段的生理需求,有圆形、O型、带柄型、动物造型等多种形状。此外,与奶瓶相关联的产品还有奶瓶奶嘴刷、奶瓶夹、奶瓶测温计、奶瓶链、奶瓶保温袋等。
在国产奶粉与洋奶粉的竞争中,同样证明了这个道理。原来国产奶粉至多也不过分婴儿奶粉、儿童奶粉和成人奶粉;而洋奶粉的出生婴儿配方奶粉(0~6个月)、成长奶粉(6个月~3岁)、免疫奶粉等的闯入,让国人看得眼花缭乱,很快就吸引了中国消费者。最终国产品牌及时“临摹”才苦追回一些阵地。所以,要在这个产业长久立足,就必须做好产品细分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