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发放压岁钱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想出了其他比压岁钱更有意义的方式,既能表达长辈的关爱,也能让孩子们正确理解金钱与其他相比,那些更有意义。
今年,不少父母和长辈改送孩子“压岁书”,不少父母选择一套套丛书送给子女当作新年礼物,免去了压岁钱。买书不仅对孩子学习有帮助,另一方面也包含着自己对孩子的一片期待。
除了压岁书,“压岁言”成为网络“压岁钱”争论的“宠儿”,许多人在论坛上发言提倡“压岁言”。有人说,“言”有对象,言的过程也是思想交流,汲取的过程。春节期间,父母和亲友跟孩子谈谈心,回忆过去,展望未来,提出希望,岂是“钱”能代替的?
另外,“言”是精神,钱为物质,过年提倡移风易俗,若用精神“压岁”,品位提高了,也便于和某些陈规陋习“诀别”。“钱”的价值有限,“言”的意义深远,一番语重心长之“言”,孩子受到启迪可以受益无穷。
其实“压岁言”的倡议几年前已经有人实践。“压岁钱”用完了也就没了,但压岁的话寄托着长辈的希冀与心意,让人难以忘怀,又可以长时间保存,是孩子们的一笔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