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随着国内本土婴儿奶粉的一系列事件发生,国人对本土婴儿奶粉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与恐惧,转而购买洋奶粉。据了解2010年前11个月,奶粉进口总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7.06万吨。自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本土奶粉市场不断被蚕食,国内奶粉品牌该怎么办才能重新雄起?
从情感上讲,中国人都希望有自己民族品牌的放心奶粉,因而希望中国的奶业强大;但是从消费者自身利益来讲,谁都希望自己的饮食安全不出问题。如今,中国奶业出现的市场大幅萎缩,不是因为洋品牌的价格低廉,而是因为消费者更信任洋品牌,对此有媒体表示“而更让人担忧的是,我国奶牛养殖业也将因此受到长期的挤压:进口奶粉每增加10万吨,将直接导致减少85万吨的生鲜乳的需求。相当于减少34万头奶牛。直接影响34万人就业。同时,进口奶粉压抑了生鲜奶的收购价格,使得养殖环节的效益降低。”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危机,我们是不是就只能被动地把市场拱手让给洋品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短短数年奶粉市场发生了大幅倒退的现象,我们的主管部门和奶粉企业应该清楚地看到,消费者的选择事关企业的存亡!中国奶粉的东山再起要解决的也就是从制度上,从企业的商业道德良知上打消消费者的疑虑,给消费者足够的信心。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一轮全面筛查,制定强硬的准入门槛和强硬的市场监管措施,消费者认可了这些举措后也就自然回归到追随民族品牌的阵营里来。
任何产品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就等于被判了死刑,所以本土奶粉品牌的的重新崛起需要政府的配合,加大抽查力度,打击不法分子,从根本上来解决消费者的安全担忧。如果没有了安全担忧,在营养差不多的情况下国民情感和产品价格将是本土品牌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