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招商头条 行情动态 企业报道 成功合作 产品资讯 市场分析 奶粉资讯 辅食资讯 展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孕婴童新闻中心 > 行情动态 > 关于蝴蝶效应对婴童行业影响的思考

关于蝴蝶效应对婴童行业影响的思考

2017/3/16 8:53:52 来源:火爆孕婴童招商网

谈到婴童行业,必须要很好的定义才便于讨论,因为婴童行业涉及范围太过于广泛,包含了生养教的各个方面。有人定义为1-3岁,也有人定义为0-14岁,而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其消费特性与供给状况完全不一样,比如婴童食品与婴童教育、婴童产品与婴童渠道就是完全不同的范畴。

对婴童行业的思考不仅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非常值得深入研究。但这个行业却很少有人深入系统的思考。当然本人也谈不上对行业有多深的研究,只是在这个行业从业近二十年,服务过婴童食品、婴童用品的品牌公司,与达能、雅培、大王、惠氏、NUK等世界知名品牌公司有过深入的交流。作为联合创始人创立了阿拉小优全国婴童连锁和童萌惠,最近三年在婴童互联网(电商、020、社区、微商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有一些心得与大家分享。

蝴蝶效应对婴童行业影响对研究婴童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2004年“大头娃娃事件”就是舞动翅膀的蝴蝶之一。04年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市场规模不足100亿,大多数父母不知道奶粉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区别,因此让不良商家有机可乘,导致大头娃娃悲剧。此事件教育了中国父母婴幼儿必须食用专门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不能乱吃东西,否则会对孩子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由此带来婴童行业两个标志性的转折:一是婴幼儿配方奶粉井喷式的增长,从04年的不足百亿增长到08年超过600亿、目前1000亿的规模;另一个转折是由此促进了婴童渠道的断崖式调整,04年以前的婴童食品80%以上在商超和传统批发小店(当时电商还不发达)。但由于奶粉事件(大头娃娃、三氯氰胺、激素门、黄曲霉素事件、美素丽儿事件、肉毒杆菌事件……)导致消费者不知如何选择是好,而商超又没有人提供这方面的指导服务。导致最初的一些老板自己经营的小店抓住了消费者的痛点,及时予以指导(尽管店主更多的是从商业利益出发,也谈不上多专业),使奶粉的销售从商超等传统渠道快速向小店转移,小店老板见奶粉销量大又赚钱,于是“奶粉专卖店”蓬勃发展,并进一步升级为婴童专卖店、婴童生活馆和婴童连锁系统。今天婴童店的奶粉销售占比已超过50%,电商30%多,其他渠道只有不足20%。

蝴蝶效应才刚刚开始,由于占婴童食品销售半壁江山的婴童店起步于于夫妻店和传统代理商(除孩子王是职业化的团队、大资本推动、大卖场式运作,中国婴童店基本是个体创业和经销商转型发展而来)。因此起点低、没有进入壁垒,便形成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野蛮增长,低水平竞争,很快发展起来的20多万家婴童店良莠不齐、过于饱和、竞争惨烈;二是由于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程度有限、缺乏规模企业高管经验和相关历练、管理水平低和行业监管缺失,导致很多品类劣币驱除良币,很多门店一味追求利润而忽视品质(有的人想卖高品质的产品,但由于水平有限,很难甄选),很多的优质品牌由于通路利润不够而被通路封杀,而很多低劣产品靠高毛利和忽悠却能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

蝴蝶效应并未就此终结。中国0—4岁母婴消费群体有一亿之众,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等一个国家的总人口,市场潜力之大可想而知。今天的市场格局对婴童领域很多行业的影响才刚刚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奶粉新政所导致的2018年婴童门店断崖式的调整、消费者专业意识的提高和监管的规范,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未来的赢家一定是能为消费者创造实实在在的价值、具备资源整合能力、能够线上线下融合、且能持续创新的公司。如果自己做不到,就与别人合作,抱团取暖、资源整合;在互联、共享的趋势下,单打独斗没有未来!

编辑:莉莉 标签:婴童行业 蝴蝶效应
火爆婴童网微信小程序码 火爆婴童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