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健康,必须管得严而又严。”而在今年3·15前夕,央视《消费主张》栏目专栏食药总局领导,这其中海淘奶粉的安全被点名。
现在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如何?治理情况怎样呢?
为此,《消费主张》栏目专访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分管食品安全的副局长郭文奇。
婴幼儿奶粉安全也是另一个消费者关注的热点。《消费主张》栏目,也在2016年对婴幼儿奶粉标准问题进行过深入地调查研究。
从2016年5月开始,《消费主张》栏目先后通过京东商城、天猫网站、淘宝、麦乐购进口母婴商城以及蜜芽进口母婴限时特卖网站,一共购买了7个国家的19个品牌的1段婴儿配方奶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奶粉都是原产国销量的优质产品,在中国的海淘网站上也备受中国消费者喜爱。那么,它们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中国的国家标准呢?
《消费主张》栏目将这19种海淘奶粉样品,送到了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经过和专家的讨论,《消费主张》栏目最终确定了“矿物质”、“维生素”和“污染物”这三项指标作为检测的内容。
经过为期10个工作日的试验操作,《消费主张》栏目首先得到了19种海淘奶粉的矿物质检测结果,其中矿物质为钠、钾、铜、镁、铁、锌等12种。结果是,19种国外奶粉,有8个样品的铁、锰、碘、硒实测值不符合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样品的不合格率竟然达到了42.1%。
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在对送检的这19种海淘奶粉的检测中发现,许多奶粉不仅是矿物质含量达不到中国的国家标准,其维生素含量的检测结果也不乐观,样品检测维生素的不合格率为15.8%。
在维生素指标检测中,检测了维生素A、D、K、叶酸、生物素等13种营养素。结果显示,有三款日本奶粉的维生素K的含量低于我国标准。
主持人:通过调查,实际上我们也发现了,国外进口的那些婴幼儿奶粉和咱们国内的这个奶粉,它的标准是有差异的,但是很多家长还是觉得,国外的奶粉更安全,甚至用各种办法去海淘国外的进口奶粉,我想知道对此您是怎么看?
郭文奇:从监管上来看,世界各国都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监管,高度重视,都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
我们国家由于历史上的一些惨痛教训,也把婴幼儿配方乳粉,当成了食品安全监管的重中之重,我们采取的一些监管措施,有一些比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的措施还要严。
从标准上来看,中国的标准是针对中国婴幼儿的营养情况、母乳的营养成分,和我们的膳食结构里面的一些营养成分来制定的,我觉得中国的标准更适合于中国的宝宝。
主持人:那么在2016年,咱们食药监总局在国产奶粉的监管方面,都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郭文奇:2016年总局公布出台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启动了婴配乳粉产品配方注册工作。
主持人:那么再请您谈谈,咱们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将会采取什么措施,让咱们的消费者,重拾对国产奶粉的信心呢?
郭文奇:2016年,我们又对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进行了全覆盖监督抽检,并坚持了月月抽检、月月公布,同时还查处了一系列,婴幼儿配方乳粉违法犯罪案件。
2016年总局共组织了2532个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工作,合格率为98.7%,比2015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
从大量抽检数据来看,当前,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是稳步提高的,质量安全也是有保障的,广大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也是在逐步提升。
在选择奶粉时不能忽略地域、民族、生活环境、膳食结构、生活习惯、营养需求等方面的不同,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从外界摄取营养元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产生各自民族独特的饮食文化。
日本奶粉
因为日本人的饮食习惯平时多以海鲜为主,海鲜含有大量的锌、碘,所以日本的配方奶粉含锌碘量少或根本不含,但中国人的主食并不是海鲜,中国宝宝长期饮用日本奶粉,由于缺锌会产生厌食、偏食,宝宝缺碘会严重影响大脑发育,可引发智力缺陷,易患甲状腺疾病。
欧洲奶粉
欧洲人饮食以牛排、奶酪等为主,钙、铁、锌含量充足,所以欧洲奶粉在微量元素方面对中国宝宝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钙、铁、锌不足,中国宝宝长期饮用,营养不充足,可能会阻碍宝宝的身体发育。
美国奶粉
美国人的饮食多肉少菜,烧烤煎炸,甜点饮料为主,所以他们在奶粉的配方上,尤其是蛋白质、脂肪以及含糖量上,全部都是按照标准的最上限进行添加的。所以中国宝宝长期喝这种奶粉会导致肥胖,影响身体健康。
澳洲奶粉
澳洲人的饮食跟欧洲的差不多,都是以肉排和牛排为主食,所以从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成分分析,澳洲奶粉和国内奶粉相比,微量元素的标准也有所不同,钙、铁含量也有所减少。所以被标榜为口感清淡的澳洲奶粉,对中国儿童来说也不是最佳选择。
所以选择进口奶粉,一定要选对中国宝宝进行配方改良的。有中文标识,并真正的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