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的风潮不言而喻,1985-1995年之间出生的女性,已经成为母婴行业的主要消费者,这代人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她们生活的主流是互联网。如何抓住这群消费者,用内容、商品还是服务?大数据的总结与应用将如何推动母婴行业从成长期过渡到成熟期?
ADVERTISEMENT
在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G50成员领导人峰会上,淘宝母婴负责人王国毅(花名:三愚)在现场就数据化应用和母婴行业的现状及趋势发表演讲。
“母婴行业红利仍将持续,但是竞争将日趋激烈。”三愚说。
“人、货、场”三位一体新玩法
“在数据化应用上,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部分,识别人、识别货、构建场景。”三愚介绍。
消费者属性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维度:
一是基本属性,如年龄、性别、地域分布、收入等客观的自然特征;
二是消费属性,如购买频次、客单价、消费偏好等和购买行为密切相关的部分;
三是社会属性,如职业、社会地位等,消费具有很强的圈子特征。
在消费场景的构建基础上,需要对消费者购买力和商品、商家进行有效匹配。根据消费者的浏览、收藏、加购等信息,推送给他们合适的商品和内容。
IP+众筹:淘宝母婴的新探索
传统的IP授权费用高昂,而淘宝母婴提供了另一种开发模式:首先预付订金,参与授权商品的制作与营销,然后通过售卖,与授权商进行利润分成。
通过IP来引导消费,通过众筹的形式让消费者选择自己喜爱的商品,通过柔性化生产方式来满足消费需求,这可能就是未来的制造。
直播:赋能商家,解决消费者痛点
为什么直播这么火?
,接下来30年,互联网仍将以解决信息不对称为基本出发点,不同的是之前解决信息匮乏,之后则要解决信息过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直播和短视频等形式极大地解决了当前消费者的痛点。
第二,在流媒体时代,“文字-想象力”构成的认知模式遭遇“视频-直观”的认知模式,后者更加鲜活,具有生命力。
内容化、社区化:精准识别消费者和商品
目前的商品匹配基本上是通过算法实现。
商品匹配在标准品,如奶粉、纸尿裤等重复购买的商品上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但在关联购买上就存在难度,而母婴消费者有一个其它行业所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生理发育决定消费需求,尤其在0-3岁阶段。
由此基础出发,通过衣食住行育用乐7个维度进行匹配,即可生成各种场景。母婴产品的周期可预测,所以消费需求也可预测,因此对于消费者的识别和商品的识别更为精准。
内容的生产者方面,淘宝母婴将吸引资深用户参与进来制作内容,通过商家和达人的参与,提升场景和消费者之间的结合。
淘宝母婴行业的数据化应用
“目前淘宝母婴的头部大商家中,大部分还是用外包的形式。”三愚表示,针对传统的品牌制造商来说,母婴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发展阶段,目前淘宝比较成熟的数据化应用的四个部分,强调淘宝对于品牌的价值。
一、研发阶段
淘宝商家在运营的时候,有个模式叫测款,应用最多的是在服装行业。具体方法是,一旦商品设计完毕,就开始进行上线测试,通过点击率、加购率、收藏量等数据来判定商品的热销指数。
二、生产阶段
有了测款作为基础,在生产阶段就可以走小批量生产-大批量生产,在运营上就进入到大家所熟知的“打爆款”阶段。这个时候,生产和销售的良性匹配是运营的关键。有经验的商家运营可以使用淘宝提供的数据,测算出商品的销量,从而达成以销定产,乃至平衡生产。
三:销售流通
当前电商在玩具行业的渗透率是超过30%,而且从目前的增速来看,渗透率可能会更高。从玩具的销售特点来看,商品越丰富,销售效果越好——用户可选择的余地大,线上因电子货架无限制而略占优势。
我们在去年下半年的时候开始启动淘宝分销。基本出发点就是让有货的商家和能卖货的商家进行有效匹配,此外,电商和线下的分销存在模式上的差异。
线下分销的模式是看覆盖率,目标是消灭空白市场,其实质就是增加商品的曝光率,关于这方面,宝洁等快消企业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如果线上分销也采用这个模式,基本上是无效的。当前淘宝是根据人群的精准定位而浮现商品,数据精准匹配目标人群。所以,从选择分销商开始,就要考虑清楚用户归属和商品关联,从而进行有效分销。
四、会员服务
会员营销是母婴行业相当成熟且成功的一个模式。电商看会员,主要是看复购。在数据上,日常可监控的是30/90/180天复购数据,可以从中查看到具体的会员购买频次和购买品类,电商有非常多的软件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目前看到的最好的案例是90天复购超过80%,是一家用品的商家,这家店铺的成功就在于商品关联和全程的用户服务。
年轻化、渠道融合、供给变革
“无论是线下的大品牌和制造商,还是成熟的电商运营商,在保持自己的优势下,应该更多关注年轻消费者。”
三愚表示,电商早已不仅仅是一个铺货销货的渠道,线下品牌对于电商的“二分法”战略亟待升级。他将母婴行业未来的趋势简单总结为年轻化、全渠道融合、供给侧变革三个方面。
年轻化:
消费者是自变量,母婴行业是一个年轻人的行业,品牌需要持续保持年轻化。以往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非主流的影响在今天已经成为父母的这一代,仍然有足够的影响力。
渠道融合:
能够吸引消费者的是优质的商品和服务,人与人、货与货、人与货之间在互联网时代已经通过数据构成关联,渠道融合将成为必然。
供给变革:
消费需求和渠道同时发生变化的时候,商品供给方式应该随需而动。在数据驱动下,商品和消费的距离越来越短,柔性供应链、C2B、3D打印等将快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