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童观察》一直在走访京津冀市场。这两天主要走访了河北几个城市。
先说下河北市场基本面,全省母婴大连锁比较少,30家以上的寥寥无几,多以10家及5家左右小连锁和单店为主。省会石家庄市区没有大型连锁,各个郊县有代表连锁。
冀北张家口、承德比较独立封闭,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整体发展水平不错,其次是冀南邢台、邯郸,冀东沧州、衡水较弱。
当地经销商表示,河北市场发展较慢,可能要落后于山东市场3年左右。
不过,换个角度看,河北市场的连锁规模虽然普遍都不算大,但小型连锁、单店的土壤,非常适合发展营养品。
“早在几年前,我就发现开三家店后经营压力上升,开始不挣钱,我就关掉了两家店,专门精心经营一家店,自己出去学习了各种营养知识,现在基本上通过宝宝的舌苔,我就可以判断出宝宝的身体情况,并做出相关营养干预和调理。”一位衡水的母婴店老板对《母婴营养品评论》表示。
图片
对营养品等细分品类的重视,是这个市场表现出来的活力和兴奋。这种感觉不仅体现在老板身上,也体现在员工身上。
一位营养品专营经销商分享道:“我们开始尝试利用B端直播的形式,给母婴店店员进行专业培训,正巧今天是第二天,差不多80多位店员从头跟学到尾,不停地互动和提问,学习热情高涨。”
渠道如此重视和给力,品牌端却显得有点乏力。“在河北,没有绝对领军优势的品牌,厂家对河北重视程度不够,投入力度不大。”
第一,品牌投入少,很少有品牌能够给渠道商配置专人,营养师也很匮乏,“有的好几个城市共用1个营养师,有的品牌全省就1个营养师,还有的品牌干脆就没有。”多少产品上架之后,无人问津,就只能积灰了。
第二,品牌培训不接地气,不是照本宣科,就是枯燥的产品知识,店员学了就忘,不会应用。有位母婴店老板反馈,自己学到了一些中医调理知识,但是却不知道怎么和销售实际相结合,与实际脱节,不能够学以致用,用以致富。
第三,品牌“野心”太大,在前两项都没有的前提下,要求超50%增长甚至翻倍增长,如果代理商不签目标或者签了没有完成,品牌就会毫不客气地换掉代理商。“这导致很多品牌的销售非常不稳定,团队老是变更,政策也经常变化,让很多渠道商没有安全感。”
“越专业的事情,需要越多的人共同投入。”有代理商表示,这个市场已经过了厂商博弈的时候了,互相勾心斗角对谁都没有好处。当下和未来,厂商应该携手,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为了服务好消费者而聚力。
“这种觉悟,那些割韭菜的品牌是没有的,他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他们只想着如何套现,并不为未来考虑。”归根到底,京津冀营养品还是呼吁专业的、长线的品牌赋能渠道,共同把市场做好!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向母婴行业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方式:17788122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