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首页 招商头条 行情动态 企业报道 成功合作 产品资讯 市场分析 奶粉资讯 辅食资讯 展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孕婴童新闻中心 > 母婴健康 > 宝宝积痰的处理方法

宝宝积痰的处理方法

2012/11/13 14:11:40 来源:火爆孕婴童招商网

由于婴儿还处在生长发育期,所以两个月左右的孩子都还不会咳嗽吐痰,当分泌物多时就宝宝就会出现积痰。这种积痰不同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既不是气管炎、支气管炎也不是肺炎,这种积痰只是宝宝的体质原因所导致的。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种积痰的处理方法:

一、拍痰的技巧。拍痰,即背部扣击,目的在于使细支气管内的分泌物易于排出,因为小婴儿构造上还未完全成熟,管径特小,如果有发炎肿胀,加上痰液,就可能造成阻塞。虽然有yaowu及蒸雾治疗的协助,但痰液还是不易松动咳出,因此要加上拍痰才有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1、次数 一天至少4次,一次至少15分钟,这是起码的要求,次数越频密,效果越好。

2、手势 拍痰扣击时,手掌成杯状,即中空,手与婴儿背面密合并可以罩住一些空气,扣击时,产生空气振动声(如同双手中空拍手之掌击)最好,须使婴儿舒适享受拍痰治疗的快乐。

3、姿势 婴儿的姿势是很重要的。(1)、趴在床上,用枕头垫着。(2)、趴在治疗者的大腿上。(3)、一般用头低脚高姿势,但要避免头部过低因脑压高而不舒服。

4、角度要平缓,以免过犹不及。

5、患儿脸部侧向拍痰者,以利于观察。

6、如果宝宝抗拒趴姿,其实坐姿、侧卧,无论右侧卧、左侧卧也可。

二、拍痰注意事项

1、宜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一小时进行,为的是避免呕吐、消化不良。

2、避免错误的位置,如中央脊椎、胸肌、腹部等处不宜拍打。并且随时注意拍痰时婴儿是否有呼吸困难、脸色苍白或发绀等情况,如果有状况应停止拍痰动作。

3、若是较小婴儿,可用手指拍击或面罩代替手掌。如果患儿曾使用氧气或易于发绀,可以将氧气移至口鼻附近,以利持续供给氧气。

三、拍痰的方法

1、引流左右上叶顶部 孩子呈30度半坐卧,叩击和震动锁骨及肩胛骨间的部位。

2、引流左右上叶前部 孩子仰卧,叩击和震动锁骨及乳头之间的部位,但左侧应避开心脏部位。

3、引流左右上叶后部 孩子坐着前倾30度,叩击和震动脊柱两侧的上背部。

4、引流左右下叶上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15度,叩击及震动肩胛骨尖端以下的脊柱两侧。

5、引流左右下叶前底部 孩子侧卧,头向下30度,叩击和震动腋下以下的肋骨部分,然后转向另一侧,重复进行。

6、引流左右下叶侧底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30度,将孩子上半身转向侧旁,叩击并震动较低的肋骨部分,然后转向另一侧,重复进行。

7、引流左右下叶后底部 孩子俯卧,头向下30度,叩击并震动脊柱两侧的较低肋骨区,但要避开肾脏部位。

四、背部按摩缓解积痰症状。当病儿下呼吸道感染,如细支气管炎或肺炎时,除了传统的体位引流与背部扣击外,可使用背部穴位按摩,使病儿气管与细支气管产生扩张作用,使排痰更为容易。

1、让病儿趴在床上(床垫不要太柔软)。

2、先定位 找到宝宝的第七颈椎(颈向前弯曲,凸起最高处即为第七颈椎棘突)。

3、第七颈椎与胸椎中间凹陷处,即为大椎穴。

4、大椎旁1~2厘米处,即为定喘穴,针刺定喘,或按摩它,均能产生气管扩张之效果,均有助于排痰。

5、用大姆指沿定喘、大杼、风门、肺俞穴按摩3~5分钟,即可产生良好的气管扩张作用,有助于排痰与咳嗽。

积痰的孩子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有很大的区别,积痰的孩子精神好、食欲佳,绝不是一个病孩子的样子,因此妈妈只要认真观察就一定能与急性呼吸道感染区别开来。一旦你判断孩子是积痰就不必焦急,也不必总带孩子去医院,耐下心来好好地照料他并多锻炼,过一段时间自然就会好了。但当孩子是由急性呼吸道感染导致的积痰,你就需要及时送宝宝就医。

编辑:小张 标签:宝宝积痰怎么办
火爆婴童网微信小程序码 火爆婴童网微信公众号
点击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