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晋升为父母的人们来说,宝宝的一些奇怪现象会让他们惊慌失措,慌忙抱去医院却被告知这是生理现象,是正常的。经常虚惊,心力交瘁,痛苦难堪。今天小编整理了一些新生儿的生理性反应和现象,希望可以给各位宝宝父母带来一些帮助。
1、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有六成的新生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早产儿概率更高)一般于婴儿出生的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可自行退去。只要宝宝能吃能睡,大小便正常,这就是正常的生理性现象。但是如果黄疸持续两周以上仍未消退,则要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2、生理性体重下降
婴儿出生之后由于奶水摄入不足,体内水分蒸发,胎便排除等综合原因会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大约出生后第四天达到体重低谷,下降范围一般在3%-10%。出生一道两周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体重下降超过10%或两周内仍没有恢复到初生时的体重,则有可能是哺喂不合理或病理性的体重下降,需及时到医院检查。
3、新生儿乳房肿胀
新生儿在5-7天时(不分男女)可见两侧乳房肿胀,甚至有少许乳汁样分泌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家长无需担忧,一般第3周会自行消失,不需特殊处理,不可挤压,以免引起感染。
4、假月经
部分女婴在5-7天时阴道会有少许血样分泌物或非脓性分泌物,一般持续3-7天后自行消失,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因为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家长不必担心。
5、红斑和粟粒疹
宝宝出生1-2天(也有出生12小时之内出现)身上会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头部和躯干最为密集。此症称为“新生儿红斑”,持续时间一般为48小时。此外新生儿面部容易形成小米粒大小的黄白色皮疹,由于初次接触空气所致,称为新生儿粟粒疹”,持续时间不超过一周,宝宝会脱皮,脱皮后自行消失。父母也不必忧虑。
6、马牙
新生儿在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俗称马牙。其组成只要是上皮细胞堆积形成,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需要家长注意额是切不可随意拔除或挑破这些马牙,以免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