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国内奶粉事件的发生,大部分消费者对国内奶粉产生了抗拒心理,销售滞后,再加上由于婴幼儿体质的特殊性,消费者对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要求较严格,而国外进口奶粉则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香饽饽”,进口奶粉开始在一二线市场扩张!
近日,发改委调查婴儿奶粉价格垄断,部分奶粉紧急降价。今年以来政府还出台了鼓励行业兼并、加强婴幼儿奶粉质量监督等政策,这意味着政策整合大幕正在拉开,国内奶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2012年以来生育小高峰的出现使得奶粉的需求增加,这对国内的奶粉行业来说是一次难得机遇。如果国产奶粉能够提高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增强与国外奶粉的竞争力,那么有可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由于国外进口奶粉具有奶源优势,不管是在品牌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比国内奶粉高上一筹,所以在国内奶粉市场上很有话语权,再加上国内消费者对国外进口奶粉的需求和依赖,因此可以频频提价!2012年中国婴幼儿奶粉收入385.18亿元,其中四大国外婴幼儿奶粉品牌美赞臣、多美滋、惠氏及雅培市场份额分别为12.3%、11.7%、11%和7.7%,合计占比42.7%.国产奶粉则处于尴尬境地。
近期,工信部制定了《提高乳粉质量水平提振社会消费信心行动方案》,旨在通过严格行业准入和加快产业调整,全面推动行业结构转型和升级。这使得国内优势企业将有机会不断抢占小企业或假洋鬼子(贴牌产品)的市场份额。
在2009年,工信部曾大幅提高乳业准入门槛,使众多小企业纷纷退出乳制品生产。此次婴幼儿奶粉行业整顿,将再次推动现有127家婴幼儿奶粉企业兼并重组。6月17日,在工信部撮合下,蒙牛斥资百亿元收购雅士利。这意味着政策整合大幕正在拉开,国内奶粉行业将迎来大洗牌。
在七月2号,很多奶粉厂家已经证实正在与发改委接洽反垄断调查,当日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中份额的贝因美紧急宣布降价。次日,惠氏也宣布主要产品降价11%,其中单品最高降价20%.发改委对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雀巢、惠氏、雅培等6家企业发起反垄断调查,奶粉厂商或将面临天价罚款。近年来频频提价的婴幼儿奶粉整体价格水平将出现下降,奶粉企业让利消费者。外资奶粉宣布降价将对国产奶粉造成一定压力。
根据统计数据分析,由于上世纪80年代生育高峰的自然循环,绝大多数80后将陆续结婚生子,这使得中国大陆迎来一次婴儿潮。中国新生人口数量有望从当前的每年1600万上升到每年2000万(峰值)的水平,稳定状态可能维持在每年1800-1900万左右。未来几年婴幼儿奶粉行业也因此被看好。
三聚氰胺事件后,外资奶粉在一二线中高端市场迅速扩张,但由于渠道和产品性价比等原因,外资奶粉无法满足三线和县域消费者的需求,国产奶粉在广大三线和县域地区迎来难得机遇。
未来预计,婴幼儿奶粉行业集中度会继续提升,国产奶粉能否从行业变局中获利,核心是保证产品质量,同时配合性价比。
目前,已有多家国内奶粉企业相继走出去“淘奶”.随着进口奶源的引进,国内奶粉企业在高端产品的占比也将提升。虽然海外奶源具备质量和环境优势,但并不能完全确保所有进口奶源质量都可靠。而且远洋运输过程的时间损耗可能会降低奶粉的新鲜度,并且远洋运输带来的运输流转过程增加也不利于食品质量安全。
国产奶粉企业连年曝出产品质量问题,在质量管控方面尚不完善,依然存在着人为因素导致的质量安全隐患,能否在市场上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依需观察。在当下奶粉业大变局中,国产奶粉要想从外资奶粉品牌市场分得一杯羹,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只是留给国内奶粉品牌的时间并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