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看来,提升婴幼儿乳粉质量水平,奶源是关键;而要把控奶源质量,就必须加大奶源基地的建设力度,提升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
王景海建议,政府要适应于新的发展形式,主导实施农民高度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把农民组织起来,通过培训,解决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问题。这样既能保证食品安全,也解决了产业化,可以在产业化运行过程中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胜利说,加工企业与养殖环节的利益连接机制不完善,是造成现在奶源质量低的根本原因。与其他养殖业不同,奶价是乳品加工厂说了算,奶农没有定价权,而且这种定价机制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而国外的奶业合作社,如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其乳品加工厂是奶农建的,奶农是乳品企业的股东,除了获得原料奶销售的收入外,还有乳品销售后的分红,加工企业和奶牛养殖户利益是一致的。李胜利认为,为更好地控制和扩大奶源,加工企业应该扶持奶源基地,也可以自己建奶源基地。
对于自建奶源基地,王景海表示,企业要做的就是收集原料,加工然后卖向市场。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这些应该是政府要做的。政府出一部分资金,把牧场建好,把农业合作社、畜牧养殖合作社组织起来,实行规模化养殖,用现代化的系统喂养,实现机械挤奶、冷料运输、管道封闭输送和无菌化加工,既保证了食品安全,提高了食品质量,同时企业增效、农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