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北京举行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媒体座谈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座谈会上进行了讲话,强调婴幼儿配方质量安全问题,以下是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在座谈会上的讲话。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广大婴幼儿的必需主食,其质量安全直接关系下一代健康成长,关系亿万家庭的幸福和国家民族的未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李克强总理、汪洋副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5月3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强调把提升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作为抓好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全力以赴打好提高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的攻坚战,重塑消费者对国产乳粉的信心。6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出台了更加严格的措施。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一、当前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总体情况
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对于我国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产业是个沉重打击,使整个国产乳制品行业的质量安全形象大打折扣,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信任度大幅下降、跌近谷底。为切实加强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国务院相继颁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乳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文件。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多次专门研究加强乳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管工作,连续几年部署乳品专项治理整顿。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不断加大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的扶持和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出台了《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企业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许可条件审查细则》、《进出口乳制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等乳制品质量安全工作制度。实施了一系列支持乳品行业发展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至2012年,中央财政投入巨资,支持改造完善3000多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改良奶牛5200万头,支持以婴幼儿配方乳粉为重点的60多个乳制品项目生产条件改善和检验检测能力建设。从2012年开始,中央财政每年还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乳粉的风险监测和风险排查。制修订并公布了68项乳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的安全性指标与国外婴幼儿配方乳粉标准相同,营养指标也没有明显差异,更加符合我国婴幼儿的营养需求。2011年,质检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乳制品生产企业重新审核,提高准入门槛,淘汰了475家生产条件差、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低的乳制品生产企业。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乳品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和发展,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截至2012年底,我国奶牛存栏量约为1440万头,1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35%,年产牛奶3744万吨。目前,全国共有持证奶站1.3万个,比2008年减少6890个,减幅达34%;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经营企业54.5万家。2012年,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约60万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约9万吨。
2011年至2012年,质检总局组织对全国所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及全部品种的产品进行了风险监测,累计监测国内生产(含国外品牌国内加工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样品12082个,发现问题样品93个,问题检出率为0.77%。对于发现的问题产品,当地监管部门均立即采取措施,依法予以处置,消除风险隐患。2012年,质检总局共检出进口不合格婴幼儿配方乳粉43批,占全部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总批次的1.13%。2012年,按照婴幼儿配方乳粉7大类58个指标,质检总局组织对110个国内企业品牌(包括外资在华企业品牌)和140个进口的原装品牌产品进行了比较监测。从风险监测和国内外婴幼儿配方乳粉比较监测的数据分析,国产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稳定向好,在质量安全指标和营养指标上,国产与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没有明显差异,质量安全整体水平好于其他类食品。尽管如此,由于我国乳制品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从业者道德诚信和法律意识不强,监管能力还不强,影响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问题的隐患仍然存在,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