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0日,国家食药总局官网消息显示,随着元旦、春节消费旺季的到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日前召集8家乳制品骨干企业代表在北京、内蒙古等7省市区食品安全办负责人,召开乳制品生产企业座谈会,国务院食安办提出了五项要求,将严厉打击扰乱奶源市场的“奶霸”行为。
本次国务院食安办约谈乳制品生产企业,主要是因为近半年来国内奶源供应紧张。根据公开资料数据显示,在2013年下半年,中国乳制品行业遭遇了最严重的奶源供应情况,各大城市的生鲜牛奶涨价约10%左右。
根据国家食药总局的网站显示,本次召开会议的原因,主要是针对部分地区奶源紧张,奶价上涨可能造成质量安全问题的风险隐患,确保了“两节”期间的食品质量安全。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从北至南,奶源短期不断蔓延,至今仍然没有好转,进入12月份以来,多个品牌的奶价纷纷上涨。
其实,多家乳制品企业在今年都面临着奶源紧缺问题,不少乳制品企业已经采取减少产量、停产或者是提价来应对这一局面。在今年9月份,内蒙古当地一家企业提交的“关于请求政府加强奶源市场监管的报告”,在报告中称,9月份以来,原料奶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该报告显示,如今奶源市场的不正当竞争再次出现,部分乳企放低原料奶验收标准,高价竞争奶源,恶性循环导致奶贩子再次出现,严重的扰乱了奶源市场的正常秩序。部分中小企业为了控制奶源,采取提高奶价和降低质量标准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不排除有奶站或者是乳企低标准收购生鲜奶,以次充好或者是添加非法物质,导致乳制品质量下降。本次国务院食安办早做防范治理,对保障奶源紧张时期的原奶质量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