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13年国内全面爆发的奶荒事件,部分业内人士表示,在2014年国内乳业将迎来恢复年,国内对乳制品和奶粉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未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但是乳业专家雷勇军表示,国内奶荒存在过分炒作的元素,原奶涨价的受益者不是奶农和国内生产企业,而是进口奶粉经销商。
2013年,奶荒集中爆发,鲜奶市场频频涨价。广州瓶装奶一夜之间突破4元,袋装奶则从1.8元涨至2.6元。9月,伊利和蒙牛的部分产品开始涨价。12月,光明乳业和三元股份等都对其产品提价,涨幅为8%左右。
面对涨价,在乳企看来主要是由于成本涨幅太大,为了缓解成本压力而不得不提价。对此光明乳业表示:受今年夏季全国高温气候的影响,国内优质奶源供应异常紧张,缺口不断扩大,价格不断提升,基础奶源涨幅超10%。同时物流、人工等加工制造业的成本均有所上涨。而三元股份也指出,原奶价格在今年上涨了50%,成本压力颇大。
成本增加导致乳企压力陡增,于是部分企业就需要涨价来减压。对于奶荒一事,乳业专业宋亮表示,乳企面临成本增加,提价是合理的。明年在进口奶粉价格下降、政府对乳业的投资力度加大等因素下,原奶价格的涨幅不会超过今年,逐渐平稳。
但是乳业专业王丁棉表示:奶荒被过于炒作,市场上的奶荒实际上是由乳业抢占奶源所导致的,在限制进口新西兰奶粉后,国内乳业开始进口其它国家的奶粉,还有一些企业把原奶加工成奶粉,而这些奶粉又被做成还原乳销售到原奶缺乏的地区。因此,市场上10%的原奶缺口被本土奶源和进口奶粉做的还原乳补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