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国内奶源紧缺已是公认的事实,因为2013年国内乳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转型升级,对散户则产生了排挤效应,导致国内奶牛数量减少,所以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国内奶源就格外紧张。
但是在美国和荷兰等乳业发达国家都经历了奶牛减少的过程,不过总体产奶量却不断上升。对此有乳业专业人士认为,其中的关键在于先进的奶源建设。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张,增加奶牛数量比较困难,所以加强奶源建设,提高奶牛产奶量才是解决奶荒的根本。
在奶源建设方面,伊利乳业相当重视,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奶源建设来加强产业链的一体化,另一方面通过合资促进奶源的内部整合。从2007年至今,伊利已经累计投资89亿元用于奶源建设,在全国拥有1500多家标准化牧场,规模化的养殖比例高达90%以上。
2013年9月,伊利加强了同辽宁辉山的战略合作,向辉山注入5000万美元资金,成为辉山乳业在香港股市IPO上市的基石投资人。这两家均拥有自建奶源,对中国乳制品行业来说有着特别意义,一是国内各家乳企可以根据各自的奶源资源,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二是进一步强调了资本市场对于奶源建设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