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孩”政策的提出与逐步实施,奶粉质量问题又逐步提上日程。近日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自今年4月1日起,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中文标签必须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销售包装上,不得在境内加贴;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
国内企业利用消费者重视外国品牌的的商机,在国外注册一个商标,然后找海外当地奶粉生产企业代加工后,运回国内销售。其实产品质量与安全有待考量,现在这个小小标签,将会使多个在海外贴牌代加工的“假洋鬼子”消失。从而真正保护了国产奶粉。
再者就是5月1日起,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不允许进口。事实上,去年5月1日我国实施的《进出口乳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里,对洋奶粉就增加很多规定,比如,对进口乳品实行准入制度。首次申请进口的国家及其产品需进行风险评估,只有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的国家的产品方准进口。从一定程度上会限制洋奶粉的入境,但是真正体现的将是对奶粉质量的把关与重视。
新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产奶粉,但这不仅仅是保护,更是机遇与挑战。一个产品要想在市场上面立足,就要保证自己的产品质量,无论是国内奶粉还是国外奶粉都应从源头监管、审查,确保产品质量,只要树立自己的品牌,在中国这个广阔市场都将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