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化妆品店罗列在道路的两旁。然而,随着竞争的加剧,化妆品店的运营成本直线上升,加上屈臣氏等连锁巨头步步紧逼,一些规模稍小的化妆品店时刻面临生存危机。那么这些身陷囹圄的化妆品店该如何突破发展瓶颈,来提补门店盈利呢?引进孕婴化妆品,顺势调整产品结构,无疑是孕婴经济时代下的一个新出路。
相关行业调查者在全国市场终端走访之后,发现所有门店都有一个被忽视的角落,或者叫品类——孕婴品类。化妆品店几乎没有人去重视孕婴品类,更谈不上挖掘。当前化妆品店经营的婴童类产品,集中在强生、青蛙王子等知名流通性品牌,店主普遍的思想都是利润太低,很难调动人力资源去引导和销售这个品类。5-8元进来的膏霜,8-10元就卖出去了,毛利率不足30%,市场上沉淀的知名儿童品牌价格透明,从陈列到人力资源的投入很难满足门店的坪效。店主们并且点出了这些知名婴童品牌的几大软肋:1、没有系统终端形象输出;2、没有合理的终端利润分配;3、没有针对性的终端政策设定;4、没有持续性促销和售后维护;5、不是专业的终端供应商和门店合作。
有句俗话说得很对,你所拒绝的,就是你所需要补充完善的。
当然,化妆品店缺乏孕婴类产品,是因为市场上这一块的优秀品牌比较缺失。湖南某老板表示说:“我已经有7家门店,未来两年计划发展到20家以上,今年我特别注重品类优化的工作,几年来我都很关注孕婴品类的成长,对于自己门店数据的收集,孕婴品类已经几年来良性增长,未来从单品价值和整体份额都有非常广阔的空间,但是一直找不到专业的孕婴终端品牌。”
察觉到市场的空白点,一批具有前瞻思维的企业,也已开始发力孕婴类产品。比如上海艾芭薇,这个由原嗳呵公司精英团队组建的孕婴类品牌,最近在化妆品店的表现很是耀眼。
而随着国家单独二胎生育新政的逐步开放实施,加之传统观念的影响,今年我国又将迎来一个生育高峰,孕婴类化妆品的需求量也将迅速上升。无论是品牌商还是终端门店,谁能抢先一步占领市场,谁就能在行业发展中占尽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