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婴儿奶粉一直是被众多所关注的重要“人物”,殊不知2014童装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但今年最令童装品牌庆贺的是国家对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又为低沉的童装品牌注入了一针“强心剂”。面对未来和未知的消费市场,童装品牌路在何方。
寻找新出路
“组合”出牌。在服装圈品牌“跨界”组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伙伴最合适,却是业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单独二孩”政策的刺激下,不少国内服饰企业纷纷进军童装产业。包括江南布衣、红蜻蜓、太平鸟、361°等都逐步渗透到童装领域,并已尝到了甜头。服装企业在婴童产业的布局越来越深入了。以森马为例,在巴拉巴拉童装品牌取得良好发展后,再度重金打出收购牌,以此来布局早教产业。据森马2013年财报显示,童装已成为森马拉动收入增长的主动力,收入占比从原来的1/4增至1/3,童装终端零售额有近20%的成长。
扩张后遗症 品牌“缩水”
上市融资无疑可以加快品牌扩张的速度,以此来占得市场先机,可惜误判形势现在不得不无奈关店。盲目快速扩张和大肆开店让博士蛙尝到了失败的苦果,为了更快地把盘子做大,无条件地发展加盟商,不计成本开店的背后很容易造成产品、服务、供应链的不完善。随着快速扩张后遗症凸显,很多企业开始放慢扩张步伐,在关掉部分效益较差门店的同时,开始进行门店升级改造,或者干脆拓展全新的渠道。
据相关资料显示,童装产业产值年增长率可达25%~30%,远高于成人服装业。而且,年轻一代父母对品牌的关注度提高,价格敏感度则略低,这种变化有望给时尚童装业带来机遇。危机有时也意味着转机,如果童装品牌能够看准形势积极转型,在产品细分与渠道上下功夫,那么很可能会率先走出低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