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产奶粉领头军的伊利、蒙牛两股势力,近日亮出了2014年上半年业绩的成绩单,这样成绩单无疑不引起消费者和广大乳制品企业的深思,对奶粉行业又有什么是新的推论呢?小编带你一起浏览探索。
对于营业收入提高,伊利给出的解释偏向于定价:“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单价提高所致”。蒙牛这边的中报显示,如果不含雅士利增幅为17.5%,又指期内继续深化内部结构调整、精简产品结构,使资源能更有效聚焦在主打产品上。
净利润上,有平面媒体今天报道时引述“业内人士”表示伊利的净利润增加是两个原因:“一方面创新能力提升带来的产品结构升级,另一方面公司管理费用逐年下降。”
伊利的解释是:“主要是广告宣传费和职工薪酬增长所致。”在上半年,伊利的“广告宣传费”一项为28.83亿元,而去年同期是25.92亿元。蒙牛则继续对品牌加大投入,此外因应媒体发展的趋势及目标群的媒介习惯,加强了数码媒体的投入。
伊利说,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去年下半年产品售价调整使得本期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蒙牛高层则在香港的业绩记者会上表示,原奶价格自5月份过后开始在高位回落,7月-8月份国内的奶价跌幅较预期大,对利润及毛利水平都有好处,预计整体原奶价格会续持下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