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处于第四波潮,目前0-3岁的超过7000万人,每年创造销售额超过1400亿元,“婴童经济”年增长率更在30%之上。这些看似惊人的数字究竟有多少真实性,从昨日第12届CBME中国婴童展现场的火热程度上就能一见分晓。这个在沪举行的亚洲婴童展,在开展首日已俨然成为各大中外品牌的“战场”。
食:新西兰乳品打头阵
近年来国产奶粉引发的一系列安全事件,直接导致消费者对进口奶粉的依赖度提高,而作为全球乳制品的出口地,新西兰在奶源和品质上的优势显而易见。在昨日的展会上就能看到,有多个新西兰乳制品品牌加入市场角逐,挑战目前占有优势的欧美品牌。
“哺尔”就是其中一员,这个由新西兰新派瑞公司自行开发、生产和包装的品牌,从去年开始通过其中国子公司新哺尔展开销售,今年更将阵营扩充为包括蜂蜜、蛋白饼、亚麻籽油等在内的品牌集群。新哺尔总经理陈光永告诉商报记者,“哺尔”在国内市场主要通过区域代理、“快乐购”等电视购物和1号店等网店渠道销售孕妇、、成人奶粉、酸奶粉等产品,目前月环比销售增长率已超过30%。陈光永称,除了京沪等一线城市,以往为进口品牌忽略的三线城市发展亦不容忽视,“在三线地区,价格因素已降到了影响消费者选购的第6位。”
护:一家独大局面遭挑战
洗护品品牌之多,并不亚于奶粉。但据业内人士透露,洗护行业存在“一家独大”的局面,“市场上最多见的就是强生和贝亲,仅强生一家占据的市场份额就超过50%。”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强势品牌的介入,“一家独大”格局有望被打破,目前包括迪士尼、好孩子等都推出洗护产品。去年10月旗下拥有“丽花丝宝”、“舒蕾”等知名品牌的丝宝集团开始转战市场,推出中国本土的高端母婴品牌“全因爱”。昨日,丝宝集团科研中心副总监张祥祥告诉商报记者,针对各品牌产品同质化现象,全因爱打出“分阶肌肤护理”的概念,将母婴市场细分为孕期及产后妈妈、0-6岁新生儿和6-36个月三个阶段,产品原料也主打“天然”、“有机”,并将主力销售渠道锁定在更具针对性的母婴用品连锁专卖店,而非一般的超市卖场。据透露,去年第四季度“全因爱”的销售就达到400万元,今年全年更有望超过2500万元。
组合:迪士尼“bao--bao”品牌
不同于大多数专注于某一领域的厂商,行业大鳄华特迪士尼公司昨日宣布,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迪士尼bao--bao”品牌把目标定为服装、家具、出行产品、专用餐具、沐浴相关产品和玩具等系列组合。迪士尼消费品部大中华区高级副总裁及董事总经理韩刚表示,今年中国将诞生超过1700万名龙bao--bao,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契机。
据悉,迪士尼将与中国本土授权厂商合作扩充这一品牌,目前其产品中就有上海丽婴房生产的服装、好孩子集团生产的伞车、康贝的奶瓶及学饮杯、无锡天绣的床上用品等等,下半年计划还将纳入更多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