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在超市里展示的奶酪,可能只有二三十种,那我们一次可以见到的奶酪,最多能有多少种?4月23日,在哈尔滨举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奶业展览会暨乳业合作大会上,“规模的奶酪品种展示”吉尼斯世界纪录被创造出来——近500种奶酪的亮相成功刷新了此前由英国创造的汇集375种奶酪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然而,如今,人们生活水平高了,技术先进了,如何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开始成为乳企思考的问题。
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低温奶快速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在当今消费升级时代,国人的乳制品消费正从“喝上奶”向“喝好奶”转变。与常温奶相比,酸奶、巴氏奶等更新鲜、更营养的低温奶,更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而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5年,国内乳企发展速度放缓,液态奶的增幅仅有5%,而低温奶的增速却逆市达到了10.5%。从全国来看,低温奶占液态奶的比重已接近三成,而在北京、上海,巴氏奶的市场占有率已接近50%。“今年完达山乳业将重点实施巴氏奶战略,力争3年使订户达到30万。”完达山乳业日配鲜奶事业部总经理吕鲜平说,这次完达山乳业展台的“主角”是一款他们最新研制生产的巴氏奶,现场热烈的反响令他们对巴氏奶的市场前景信心十足。
可追溯系统守住乳业安全
除了喝什么好,喝什么安全也是人们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产乳制品的信心下降,在本届奶业大会上,无论是行业专家还是乳品企业,都将质量可追溯视为赢得消费终端的最佳路径。
除了打造溯源系统,建设让整个奶业生产遵循的严格质量标准,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农垦乳业联盟2016年主席联席会暨农垦乳业发展峰会上,号称“中国乳业最严标准”的《中国农垦生鲜乳生产和质量标准》被公布。专家表示,生鲜乳新标准的出台,有利于消费者直观地对比品质,真正实现优质优价。
“过去中国消费者对中国的乳品行业不信任,在这种情况下,实行全产业链的监管模式,是改变整个行业形势的重要手段。”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奶粉事业部总经理吴松航说,“生产性的企业要建立健全全产业链模式。消费者对优质产品的选择能够带动所有的企业向优秀企业看齐,同时带动奶牛养殖业向更高的方向发展。”
探寻标准化规模集中饲养模式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消费信心、进口乳制品冲击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奶业的发展处在一个困难时期。一方面是生产成本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由于进口质优价低的原料粉引起的乳品企业对生鲜乳需求的下降,这导致中小养殖户快速退出,一些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场生产的优质生鲜乳的价格也持续下跌。
“中国乳业深度融入全球市场,市场增长空间大,出现明显高品质需求,乳制品消费方式和消费产品出现新变化。”黑龙江省省长陆昊提出了对当前乳业市场的四点判断:一是仍存在很大市场增长空间,目前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仅为亚洲国家平均水平的1/2、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8;二是出现了明显的高品质需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正在从大众产品向高端产品升级;三是随着消费者对乳制品品质诉求不断增加,乳制品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产品将出现新的变化;四是中国乳制品市场繁荣的根本还在于鲜奶的品质,生鲜乳的品质仍将决定整体产业链的水准和信用,因此加强标准化规模集中饲养模式和全产业链可追溯建设是关键,尽管恢复国人对乳企信心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但相信,通过国内乳企的不断努力,一定能燃起消费者购买欲望。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