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施行。办法明确规定,我国境内生产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都将参照药品管理,实行注册管理,并且严格限定申请人资质条件。
近年来,尽管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水平总体稳定向好,国民对国产乳粉的消费信心也正在逐步恢复,但当前影响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尤其是乳粉品牌和配方混乱的问题较为突出。被业界称为“史上最严”的配方乳粉新政已经实施,乳粉配方注册制将如何保障婴幼儿舌尖上的安全?
日前发布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明确,我国境内生产销售和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配方均实行注册管理,并设立注册门槛,严格限定申请人的资质条件。国家食药监总局副局长滕佳材表示,企业应当具备与所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相适应的研发能力、生产能力、检验能力,符合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对出厂产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项目实施逐批检验等。这是一个硬性规定。就是提高准入的门槛,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没有这个金刚钻你就别揽这个瓷器活”。
《办法》对企业申请的配方数量作出了限制,也就是“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国家食药监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司长张靖解释称,根据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的要求,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大都是按照婴儿(6个月内)、较大婴儿(6-12个月)和幼儿(1-3岁)3段进行生产的。这是“3个配方系列”的直接来源。9种产品配方对企业来说也是足够的。
办法明确提出,声称生乳、原料乳粉等原料来源的,应当如实标明具体来源地或者来源国,不得使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生态牧场”“进口原料”等模糊信息。
目前我国103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共有近2000个配方,个别企业甚至有180余个配方。针对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过多、过滥、配方制订随意,消费者选择困难的问题,办法要求,每个企业原则上不得超过3个配方系列9种产品配方。